在大邑商里面,总是会有人看不懂攸侯雍的政道。
攸雍对此毫不介意——二十多年来,他之所以能够稳坐上尹之位,靠的并非让人知道他究竟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人们只需要记住一件事:上尹到底还是个讲“政治默契”的人,这就行了。
至于攸雍做事的目标和动机,那是留给四个儿子来参详的。
如果连这些都无法看清,将来还怎么让大邑商继续兴旺、维持攸氏在朝廷的地位?
此刻,攸侯看着自己的长子和次子,内心不禁叹了口气。
两人都相继发表过看法。
在攸雍看来,大儿子的回答完全不合格。
倒不是说回答内容本身有错——应该说,它对极了。这非常符合商族人的文化心理,让外人来评理的话,必定能够得到许多赞同。
问题在于,这根本文不对题。
攸雍记得,先公曾经对他讲过一个故事:鬼方的某位国君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善于打猎,赢得许多族人的尊敬;然而这位国君却立了大儿子为继承人。
不是因为大儿子的本领很强,而是因为大儿子说了一堆文不对题的漂亮话,直接把国君给忽悠蒙了!
至于老二,虽然答案算是切了题,然而却也只是说了表面那一层工夫。不过这哥俩不一样,老大属于真的蠢,老二则是资质比较有限……
攸雍的三儿子,心想这时候按照顺序,应该也轮到自己了,顿时有些局促。不过他随即鼓起勇气,接着二哥的话,继续对自己父亲说道:
“三皇因为各自所拥有的才能,而分别订立不同的氏名。
然而他们的后人,却以为氏只是姓的分支,之后便用来区别大宗跟小宗的区别,这实在是扭曲了圣人的原意。
您如今恢复远古的正道,让一众臣民根据各自的职业不同,而分别归属到十六个氏族里面去。
这是理所应当的举动,儿子实在为您感到自豪。”
听到这里,攸雍差点当场气出鼻涕来——说这老三跟老大比较像吧,老三至少还稍微懂得切题;说老三跟老大不像吧,这俩同样都是重复一些车轱辘话。
也许,唯一的区别在于,老三肯定是提前问了某个人,然后才背出来前面这段冠冕堂皇,却派不上任何用场的东西……
这时候,攸雍的大儿子忍不住又插起了嘴。
毕竟他实在看不过去:自己这两个弟弟,为了讨好父亲,竟然已经到了睁着眼说瞎话的地步!
“照仲弟和季弟这么说,以后就无所谓大宗、小宗,也不用再区分嫡庶了。
哪怕赐予了宗姓,假如没有氏名的区分,最晚在三代人之后,必定就会引起混乱。到时候拜祭祖先,岂不是让夷人们看笑话吗?”
“伯兄此言差矣,”老二抓住说话机会,立刻见缝插针:“如今大邑商境内,人人皆有宗姓。只要用帛书记录各个宗姓的历代系谱,大、小宗之间又怎么会混乱呢?”
“仲弟你……”攸雍的大儿子,这一刻只觉得头昏脑胀:他实在不明白,两个弟弟明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发疯,为什么不劝住,甚至还跟着一起疯?
难道,现在就只有自己这一个正常人了?
倒并非老大连基本算术都不会,把自己的弟弟们数漏了,而是在他看来,老四从小到大就没一天是正常过的,根本就不用算在里面。
攸侯雍眼见自己的三个儿子渐渐又开始要争吵起来,心中只觉一阵烦闷,连忙挥手让他们退下。一直没说话的老四正要离开,却被攸雍拦住:
“攸画,孤让尔退下了吗?”
攸画没有作声,静静地坐在了攸雍的面前。
“孤刚才让尔等讨论朝廷事务,尔为什么从头到尾一言不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