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祐帝恢复意识的第二天,攸侯雍立刻在邢丘召集大朝会。宗祐帝当着一众臣僚的面前,正式册立攸弘为帝太孙。

负责发言的是攸雍,宗祐帝本人只需要坐在御座上——自从他即位以来,历来的朝会都是如此行事。

毕竟宗祐帝的仪态不佳,那是早在他还没登基的时候,大邑商的所有人就已经知道,为了各方面的脸面,攸雍当然不会让他自由发挥……

重点反而是,原本这场典礼应该要在亳(bó)攸城举办,毕竟大邑商的宗庙,已经从暮歌迁到了亳攸。

只是,连宗祐帝本人都认为他自己活不了几天,攸雍又怎么可能让宗祐帝冒险?

经过一连串的行礼如仪,册立帝太孙的仪式总算顺利结束。

旧殷民们没能搅局,因为他们被彻底打了个措手不及。

本来他们觉得,宗祐帝这次突然发病,多半就醒不过来。毕竟宗祐帝身宽体胖,却又很少出寝宫,生活习惯跟他那个亲弟弟攸雍截然相反。

而在宗祐帝醒了以后,他们又认为,自己还来得及准备准备,在册立帝嗣的前后,提出一些“反对意见”。

按照先帝武庚那时候的惯例来推断,攸雍的嫡长子,也将会是下一任帝君。

之前左尹繁(pó)呇(mèn)发起叛乱,兵败被擒,此后便一直被关在奄阳的地牢里。而左尹的位置,从那时以来也始终空缺着。

根据他们所收集到的情报,旧殷民认为攸雍应该是想提前退下来,把自己的次子与三子,分别扶立为上尹与左尹。

这两个儿子跟他本人相比,无论其中哪一个,政道的才能都相差得太远。

攸雍为了给他们树立威望,一定会提前弄出些幺蛾子,然后再让两个儿子唱红脸。

牟(mù)殽(yáo)逝世、缺乏资历和威望的牟颇接任右尹的时候,攸雍就这么弄了一回,然后再让牟颇出来当老好人。

其目的,就是要为牟颇培养人望。

虽然旧殷民并不知道,攸雍都一把年纪了,为什么还会玩得这么大。

然而万变之中也有不变,那就是二十多年来,攸雍无论推行什么样的新政道,总是会注意维护攸氏跟其余大邑商贵族之间的默契——

共存,共生,共荣。

这是旧殷民所观察到的、也愿意相信的一件事。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旧殷民都始终相信:不然当初繁呇趁着征讨六夷的战事打到中途而发起叛乱,左王畿的殷民八族怎么会跟着一起造反?

繁呇究竟是不是武庚临死之前册立的真王嗣,这重要吗?

重要,但繁国舅属于殷民八族的其中一员,这一点更加重要!毕竟,殷民八族的许多人都觉得,攸雍已经走得太远了!

攸原的新政道,迟早有一天还是要推广到王畿的。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趁着攸雍还留在夷地,废掉宗祐帝,然后拥立繁呇为新君!

当然,由于攸雍提前预见到危险,提前潜回王畿,由殷民八族的主流派们所支持的繁呇之乱,也就宣告失败。

接下来的事情,果然正如主流派所担心的那样,攸原的“户—里—坊”制度,同样在王畿实行。

旧殷民,也就是南征军里面的殷八族子弟,由于没有参与叛乱,而且原本就是倾向于支持攸雍的少数派,因此并没有受到惩罚。

于是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跟攸雍恢复了之前的政治默契——攸氏跟殷民八族之间的默契。

哪怕是攸雍突然在这一年推出“敕立宗姓”以及“重定氏名”的制度,旧殷民们也并不是太惊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