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香已经做好了晚饭,当他们回到家中时夜幕已经降临。
俊梅感觉到在田里干活的滋味,手和脚已不听她的使唤,连拿双筷子的手都在发抖。
他们点亮了家中的灯火“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
晚餐虽然简单,但气氛却十分温馨和谐。
柯香乘船去了一趟城里。
她上船后,船老大叫她坐到前舱,后舱座位是男人们坐的。
不知是谁搞的名堂,乘船也要男女分坐了。
后来,上船来了年轻的“一对男女”,女的一定要坐在男的旁边,不肯坐到前舱女的专座里。
她就同船老大争执起来了。
船要离岸了,一个船工在船沿边上,边走边说:“男人女人都是人,是的,不错。做船体的也是铁,做船梯的也是铁,做船锚的也是铁,做船上的铆钉也是铁,都是铁呀!”
最后女的还是坐在男的旁边,船老大对她,不了了之这,便成了定论。
柯香又说:“城里开始剪小裤脚管、尖头皮鞋、男子烫大包头,女子长波浪卷发……。”
俊梅提醒柯香,说“那你的袒胸露背的衣服就不要再外穿了,免得惹出麻烦来了,”
柯香听后点点头。
“今天,我们在割麦子的时候,队长骑自行车过来,叫我们干活速度快点,”队长见我和盛坤坐着休息,俊梅说。
“你们俩靠在一起了吧?”柯香插了一句话。
“我在说你别插嘴!平时,哥哥看见队长,就像老鼠见了猫麻爪了,今天我哥一反常态有了格局,跟队长顶嘴较劲了,声音又大又响亮,传得很远。”
俊梅学盛坤当时的样子学得很像。
柯香朝盛坤伸了一个大拇指,盛坤羞涩得不好意思地笑了,低下了头。
他们边吃边聊,分享着彼此在田间的见闻和感受。
这一刻他们感到无比的幸福,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是最美好的时光。
……
俊梅听了柯香在城里看到的,听到的形势后,她想抽空回家去一趟。
她要未雨绸缪,俊梅知道她的父亲俊万,有众多的“古雅”东西。
在繁华的都市中,人们常常谈论着一种叫做“雅”的气质。
这个字眼,其根源便与城市紧密相连。
俊梅祖籍在四川,从父母的身上都明显留下此种“雅”痕迹。
雅,即成都人口中的“苏气”,它代表着一种人文的修养和风度,一种从容不迫的处事态度。
“雅”字,古意便是都市的繁华与文明。
它不仅仅是表面的装饰,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气质。
俊万他的言谈举止都透露出一种文雅,一个胸中有书卷气的人,这种文雅是知识的积累是岁月的沉淀。
在他们的客厅里,或许摆设着古董,那些历经沧桑的物件,无声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给人一种古雅的感觉。
俊梅有点像其父亲俊万。
她无论遇到何事,总能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这就是娴雅。
而对于女性来说,俊梅和母亲水燕淡雅的打扮更是她们的追求,素净的妆容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美。
俊梅同盛坤的已有交往中,她对“俗”字渐渐有了初步的认识。
当然与之相对的“俗”,在乡郊之地更为常见。俗,原是鄙俗的意思,与城市的繁华形成鲜明的对比。
俗并不等于粗鄙。
它更多的是人们话里的“土气”,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比如:盛坤喜欢蹲着吃饭。
每个人出生和成长的环境不同,所形成的习俗和说话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但这并不代表乡下人的教养和见识就比城里人差。
教养,是雅、俗的根源。
俊梅和柯香都是城里人,因为生活环境的优裕,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各种知识和文化,她们的教养和见识自然要比,盛坤乡下人多一些。
但这并不意味着像盛坤这样的乡下人就没有教养?
俊梅危难时刻,盛坤伸手救她。
教养是一种内心的修养,是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
无论生活在何处,只要有心,都可以培养自己的教养。
天生的俗气,其实是不存在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