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道坊西南,太平公主府。

也许是太平公主早就跟门子打过招呼,很快有谒者引领李守义入府,转到水榭处,但见太平公主在抚琴自娱。

“行啊,你这小人儿倒是挺守信的,今天有什么故事要讲啊?”太平公主收手起身,笑嘻嘻地看着李守义。

邑司丞赶紧招呼人收了琴,茶汤、零食奉上。

“就说一个《罗刹海市》吧。”

“有一个商贾的儿子叫马骥,容貌俊美,擅长歌舞,文章也不错。可是,商贾的后代是不允许科考的,商贾老了,马骥只能出海谋生……”

李守义开始讲起了改动版的《罗刹海市》。

没辙,秀才科在大唐相当难考,贞观年之后就停了这一科。

商贾、作坊主的后人不允许做官、当兵,这是大唐的规定。

太平公主听到这新奇的故事,很快沉浸进去,为马骥在以丑为美的罗刹国遭遇而忿忿不平。

水榭一侧,邑司丞挥毫,记录起李守义的故事。

听到马骥以炭灰抹脸扮张飞而得到荣华富贵,太平公主五味杂陈,不晓得该说什么好。

听到马骥在龙宫为婿,太平公主喜笑颜开,却因结局不够完美而遗憾。

完美的故事,流传度往往不如有遗憾的强。

李守义讲完,太平公主还在回味故事。

挥手屏退左右,太平公主面容严肃:“这个《罗刹海市》,以后不要讲了。”

太平公主虽然未插足权力场,但触觉敏锐,能分辨出《罗刹海市》蕴含的讽刺。

虽然常见人说嘲讽这、嘲讽那,实际上,嘲讽的运用范围极广,谁又敢说不是嘲讽天皇?

侄儿说给自己听,即便是天皇、天后知道了,太平公主也能说上几句话,在外头广为流传,再被有心人各种解析,就真不好说了。

世间总有一些人,从“不要断章取义”到“断章取义”。

李守义吃了块甑糕:“姑姑说话,当然是为侄儿好,从此《罗刹海市》与侄儿再无瓜葛。”

太平公主露出笑容:“以后还有那么精彩的故事吗?”

李守义苦笑:“故事不缺,但侄儿可能没有多少时间能讲了。”

话递出来,太平公主当然能联想到明崇俨一案。

李守义悲观的情绪,也与此案有关。

“姑姑能力不大,只能做一些小事。”太平公主挑眉。

大争斗掺和不了,保侄儿一命应该没问题。

哪怕天皇、天后知道了,也不会太过怪罪自己吧?

-----------------

大明宫,紫宸殿。

天后挥毫批着奏章,与天皇李治交流,并没有因代批奏章而过分逾越。

“听说没,你那小孙孙,还会跑去给太平讲故事了。”武则天漫不经心地开口。

“他一个八岁的孩子,会讲什么故事?不会是因为东宫气氛压抑偷溜去兴道坊吧?”李治对李守义的能力持疑。

“首先,他不是偷溜,是去太子那里禀告,得太子暂借玉质随身鱼符出宫;其次,他拒绝太子派太子左卫率护卫,对太子左卫率明显不信任。”

“然后,他讲那个光怪离奇的《罗刹海市》,细细对照的话,在哪里都能照出丑陋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