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醉仙楼,已经夜幕降临。见母子俩回来,大伙儿忙迎上来问结果,贞娘沉着脸略略说了一下,大伙儿均叹息不已。

接着,贞娘便开始给两家人安排住的屋子。大舅一家三口住一间屋子,小舅一家三口住一间屋子,姥姥则和贞娘,李尘住一屋子。

夜里,姥姥和贞娘在床上说了好一会儿悄悄话,才各自入睡。

第二天早饭后,小舅就用牛车载着小舅妈,大舅,大舅妈回乡下去收拾东西。两家住在同一座村子里,一起来一起去很是方便。姥姥和两个小老表则留在了城里。

三日后,两家人便返回城里,带着的物什那是五花八门,有大小小装着衣衫被褥的柜子,装着新鲜蔬菜的竹筐,装着鸡鸭的笼子……

安顿好这些物什后,贞娘开始张罗酒楼开张的事情,吩咐小舅购物,安排众人又里里外外外的清理,再次打扫一番。

大伙儿都很兴奋,忙得不也乐乎。

李尘也小手小脚的跟着帮忙,忙的满头大汗。

这天早晨,贞娘给众人交待了一些事宜,便带着一份不菲的束宥,和李尘出了门。可半日下来,母子俩转遍了婺源县城的几家私塾,却没有一家肯收留李尘的。

拒绝的理由那是五花八门。

有的说李尘年纪大了,过了最好的启蒙阶段,学童已经招满,暂时不招了。有的说自己的私塾只招士,农,工,三家的,不招商人家的子弟。更有青竹私塾那位刻薄古板,不会说话的简老先生说什么李尘是个野孩子,无名无份,有悖人伦常理,自己这里是万万不能收的。

惹恼了贞娘,跟这老家伙破口大骂了一通。

不用说,自然是李继业仗着自己县学老先生的身份使了坏了。

回到醉仙楼内堂,贞娘坐着愁眉不展,凝神思索。

过了一会,见小舅进来了,贞娘忽然想起了什么,便说道:“二弟,下午你用牛车带我和尘儿去城郊的道士庙一趟。”

“行!”

吃过午饭,李尘小寐了一会,就被贞娘拉了起来,做上小舅的牛车朝城郊的道士庙而去。

这道士庙说是道士庙,其实没一个道士。据说先前有位道士住过,道士死后,后来又来了一个行脚和尚,待和尚走后,这庙就荒废了。

两年前花岭村落第秀才陈晴川接过手来,神佛像换成素王像,重新修葺了一番,整成了一座私塾。

说起这陈晴川,可算是婺源县的一个大名人了。此人二十岁中秀才,随后连续三次相试落榜,最近一次落榜后,他一时想不开便跳了河,被救起来后就胡言乱语,疯疯癫癫的了,闹过一阵子后才恢复成正常人。

如今他老婆也跑了,自个带着一个女儿,靠开学堂的微薄收入勉强过活。

由于办学条件差,加上陈秀才本人名声也不佳,只能收收城里一些贫困人家和附近几个村庄的孩子。

到了道士庙,只见门口十几个脏兮兮,大小不一的孩童正追赶着打闹玩耍,玩的疯起;门楣上挂着一块柳木牌匾,上面写着“青山书院。”四个龙飞凤舞,几欲飞出牌匾的大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