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子里的小石头倒是不受影响。
洛云宜并不会在小石头睡觉的时候特意地营造十分安静的环境。
孩子不能养的太精细,若是一丁点动静都听不得,带起来又麻烦又累。
“舒子英也在看天:“真好,下雨了就不用再挑水淋菜了。”
茄子豆角黄瓜辣椒这些都是可以反复采摘的蔬菜。
但是想有个好收成,维持采摘的时间,也是需要人工挑水浇地,保持土壤湿润,植物才不会被烈日把叶子都晒焦了。
“确实不错。”洛云宜也挺高兴,一连好几天都是大太阳,下点雨凉快些。
前院菜地里几个哥哥给她种的菜已经发芽了,她本来还想着今天傍晚给她们浇浇水,这下倒是免了她干活。
一场狂风席卷,好似是特意发出的讯号。
在外面的行人都步履匆匆地赶回家。
很快,豆大的雨点就打在地面上,雨势越来越大。
洛云宜和舒子英就盘腿坐在儿童房里,一人拿着一根针线在缝褥子。
当初建房子的时候,正房的两个卧室都留了大大的窗户。
而且是可以推开的窗。
房间里光线很好,夏天也不闷热。
冬天会用毡布和油纸封窗,光线不好,但冷风也进不来。
暴雨来得急,走的也快。
下午三四点,外面又亮堂起来。
洛云宜把灶膛里燃尽的草木灰撒在刚发芽的菜苗上。
草木灰是获取方式最容易,成本低廉,肥效明显的无机肥。
少量地把草木灰撒在菜苗上,能减少虫害。
毕竟虫子也不喜欢一吃一嘴灰啊。
晚饭就是米汤就红薯,甜滋滋的,也不错。
红薯是中午做饭后埋在炭火灰堆里的,利用炭火的温度烤熟的。
趁着天色明亮,洛云宜挽起袖子,终于要开始把她早前的想法付诸实际。
她要做一个泥炉。
就是普通的黄土,加稻壳和剪碎的稻草,加水混合,摔打成型。
然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捏炉子了。
底下先抹一个厚底做炉子的底座。
手上沾水,把泥条一层层地垒上去,记得把表面抹的光滑些。
大概一掌的高度之后,细木棍过上泥巴间隔着铺开,上面再盖一层两三公分的泥胚。
这层是兜网,盖上去之后要开一些圆孔,木柴燃烧后的灰烬就从这些孔洞里落下去。
再继续垒泥巴,高度要超过一掌。
把瓦罐拿出来放上去比划一下,把炉子口内侧的泥胚修整成适合放瓦罐的形状,等泥胚阴干,就可以点火使用了。
舒子英在旁边看得津津有味,干脆让她也自己来试试。
洛云宜教她做了一个迷你版的小泥炉,里面只能放少少的木柴,或者放木炭使用。
刚才那个炉子适合炖汤。
现在做的这个也就比巴掌大些,适合煮茶温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