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时分,白起坐在军帐之中,双眉紧锁,思绪如同万里荒漠中的风沙,飘忽不定。刚刚的胜利让他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内心的阴云未曾完全散去。大军刚刚凯旋归来,秦王嬴稷在朝堂上满是赞誉,朝中大臣亦纷纷称颂他的战功。然则,白起心中深知,功名如锋,越是锋芒毕露,暗中的矛头也愈加隐晦。

军帐外的夜色如墨,远处士兵巡逻的脚步声轻微而有节奏。张述推开帘子走入,身后带来的清风稍稍驱散了帐内的沉闷气息。他看着白起,眼中露出一丝担忧,恭声道:“将军,胜利固然可喜,但眼下形势似乎比战场上更为复杂。”

白起点了点头,示意张述坐下。他深知这个年纪轻轻的谋士,早已在他的心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张述非同寻常的智慧,总能在关键时刻为他指点迷津。

“你看出了什么端倪?”白起语气不重,却带着试探的意味。

张述并不急于回答,他从容地将茶壶拿起,为自己和白起各倒了一杯,随后端起杯子轻轻吹了吹,才淡淡说道:“范雎今日的笑容,似乎比平常多了几分热情。”

白起冷笑一声,眼中露出几分寒意:“范雎那老狐狸,我倒想听听你对他的看法。”

张述放下茶杯,声音低缓但每个字都掷地有声:“范雎深谙权谋之道,他今日表面迎合您,但在我看来,这并非真心的祝贺。范相大权在握,平日里他和我们之间虽无明争暗斗,但彼此心知肚明,他不可能允许将军在朝中势力过盛。”

白起沉默片刻,眉宇间透露出沉思:“你是说,范雎有动作?”

“将军,当时他在朝堂上言辞谦逊,但有几位心腹大臣的态度却让我有所警觉。凡事不见其形,往往预示着暗流涌动。”张述抬起头,目光如炬,“以范雎的心机,他不会轻易让您成为秦国的英雄。他的城府深不可测,凡事藏于暗处。我担心,战后功高震主的局面,可能正是范雎想利用的机会。”

白起捏紧茶杯,缓缓抬起目光,与张述对视:“他会如何行动?”

“若他要动手,绝不会是明面上的争斗,而是会从幕后施展手段,借他人之力。”张述的语气显得格外平静,但他的内心却如大海中的暗潮,波澜起伏,“他会先行挑拨其他大臣,让他们怀疑您在朝中与王权的关系,从而使您在局势中陷入孤立。这种方式不需要刀枪兵刃,却能让您在朝堂上难以立足。”

白起长叹一声,他虽是战场上的不败神话,却也明白朝中的政治纷争同样复杂难测。功高震主的局面,他自然十分清楚。而范雎的阴险与深沉,白起心中早有防备。只是,这一次,他感觉到了不安。

“那你的建议呢?”白起沉声问道。

张述沉思片刻,站起身走到帐外,遥望着远方黑暗中的秦国边境。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将军,当前最紧要的不是如何应对范雎,而是避其锋芒,保全自身。若一味正面迎击,势必将自己暴露在风口浪尖。范雎此人,绝不会轻易动手。他定会先试探几番,若发现您有应对之策,他可能会暂时退让。”

白起点头,内心对张述的智慧愈发欣赏。这位年轻的谋士不仅在战场上助他攻无不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同样能够察觉到危险的来临。

“你说得有理。”白起目光冷峻,“那范雎下一步想怎么做?”

张述微微一笑,仿佛早有洞悉:“范雎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正是因为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若他能借助外力,发动一场不需要他亲自出手的政变,那对他来说是最为有利的。如今局势未明,我想他极有可能挑动其他诸侯与秦国之间的矛盾,制造出内忧外患的局面。”

白起双眼微眯,显然深思着张述的分析:“你是说,他会引来外敌,来转移朝中的注意力?”

张述点了点头,声音低沉:“是的。内忧与外患常常是权谋家的工具。他或许会利用其他国家的骚动,迫使秦王将主要精力转向外部,从而让他在朝堂中暗中施展手段。而一旦有外敌入侵,将军必然要再次带兵出征,这便给了他足够的时间来削弱您的影响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