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林云负伤失踪,苏家和林家的处境急剧恶化。朝廷的兵力已经压境,苏家家主苏父深知朝廷不会轻易放过他们。为了家族的生存,也为了救回苏瑶和林云,苏家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起兵造反。

苏家起兵的消息传遍四方,举族皆惊。苏振南,这位历经风霜的家主,终于不再隐忍。面对朝廷的压迫,他决定不再坐以待毙,领军亲征,意欲以武力抗衡。然而,这条反抗的道路注定充满荆棘。

苏家本是世代书香门第,凭借着经商发家,族中男子虽少涉战场,但苏振南自幼深谙兵法,隐忍多年,私下里却未曾停止武备训练。家中长子苏锦年更是骁勇善战,常与父亲商议军略,掌握着苏家主要的军事力量。苏振南的两个小儿子虽年纪尚轻,但从小就被安排习武,如今也已能上阵杀敌。

苏父多年操持家业,虽年迈,但身姿依旧挺拔。他一身戎装,手持青龙刀,身后紧随的是他的儿子苏锦年,青年锐气正盛。他们的军队多由家族亲兵、农户组成,虽然数量不少,但军纪松散,与朝廷精锐相比尚有差距。 **“这一次,只能背水一战。”**苏父在大帐中对苏锦年说道,目光坚毅,“要么胜,要么亡。”苏锦年点头,心中也明白这一仗的重要性。他知道,如果失败,不仅家族满门危在旦夕,连林云和苏瑶都将陷入更深的险境。 战鼓敲响,旌旗如云,苏家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朝廷军队驻扎的方向进发。 葫芦口,群山环绕,山谷狭长,四周峭壁如削。这里是通向苏家大本营的最后一道防线,苏振南站在高处,遥望着这片土地,心情沉重。他深知,今日之战关乎整个苏家存亡。对面那如潮水般涌来的朝廷大军,是由朝廷虎将闻让亲自率领。闻让此人战功赫赫,号称战无不胜,铁血狠辣,是苏家最大的威胁。

“父亲,我们兵力不足,敌人势大,葫芦口虽易守难攻,但不能久守,否则易遭两面夹击。”苏振南的长子苏锦年神情凝重,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他身披银甲,长枪在手,作为苏家军的副将,他深知当前形势的危险。

苏振南目光坚毅,点了点头。“是啊,锦年,我们不能恋战。今日之战,必须速战速决,给敌人重击后,迅速撤退。”

大军已经列阵完毕,苏家军将士全副武装,神情肃穆。他们虽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悍勇之士,早已在西北的荒野中历经生死考验。苏瑶的二弟苏锦东与三弟苏锦泽,也已经按照父亲的命令,负责后方的物资运输和支援工作。

“今日一战,不仅是为苏家而战,更是为我们的尊严和未来而战!”苏振南高声喝道,话音未落,战鼓声已经响彻山谷。

对面,闻让的军队铺天盖地而来,黑压压的士兵宛如一片无边无际的铁流。闻让坐镇战马之上,身披重甲,手执长戟,冷冷地看向苏家军阵地。他心中暗自冷笑,早已将苏家军视为囊中之物。

“苏振南,你以为凭借这点人马就能挡住朝廷的铁骑?”闻让一声怒喝,手中长戟一挥,朝廷大军如山洪暴发般冲向苏家军阵地。

苏振南丝毫不为所动,果断下令前军以长矛盾牌抵挡敌军冲击。苏家军的前排战士迅速组成坚固的防御阵型,长矛如林,将敌军的第一波冲锋牢牢挡住。苏锦年亲自率领中军,带领士兵冲杀在最前线,他的长枪出神入化,每一次挥动都能斩落敌军的头颅。

然而,闻让的军队装备精良,人数远超苏家军。尽管苏家军拼死抵抗,但在敌军的猛烈冲击下,阵线逐渐被压迫得节节后退。闻让冷静地指挥部队,他深知葫芦口的地形险要,故而采用了两翼包抄战术,逐渐蚕食苏家军的阵地。

战况愈加激烈,山谷中的喊杀声震天动地,血流成河。苏振南虽然勇猛,但眼见兵力悬殊,敌军渐占上风,知道必须马上做出决定。他迅速命令苏锦年率领中军撤退,并下达了断后的命令。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