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学期放假,我拉紧呢绒外套冒着严寒爬上后山,去找小圆。等爬到小圆住的那座破破烂烂却怎么也不倒的小石屋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已经头冒汗珠,把外套脱了拴在腰上。冷什么冷,爬山就不冷。

有小圆的这座山在我家的背后,跟我家修房子的那座山隔有一条河。也就是两座相邻的山中间夹了一条小河,其中一座没修公路的是建国前就用石板铺就的乡村路,石板街并不宽,弯弯曲曲四通八达的,连接了建国前老几辈就聚集住在镇上的住户,这就是原来的老街。隔着一条小河的另一座山的山脚边,因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挖通了公路,慢慢的就在公路的两边修了很多民居,逐渐形成新的镇子中心,我家就在公路这边,小圆的石头房子就在老街那边。

小镇沿着国道发展,公路两边修了好多房子,靠山一面的房子没有负楼层,背靠水一面的房子往往会沿着河坎浇筑的柱状地基砌两层负楼层,起到固定基础并扩大居住面积的作用。但这种房子特别容易被泥石流和洪水损坏。而所谓的街道,也是没有用水泥浇筑过的泥巴公路,虽然经过硬化,路基是不会被水泡坏了,但是路面的泥泞是非常严重的,到处是深水坑。我读书的时候曾经无数次踩进过这种坑,有的全是稀泥,有的是不知深浅的泥水塘。

相对比较,老街的石板还好走得多,只是不能通车而已。走完青石板路,再往上走好高一片坡,爬了一个小时才能走到离山顶还有好长一面硬石头悬崖的山上,真不知道小圆生活的那个时代,人们为什么要住在这种山顶。硬石头悬崖的下方有好几处宽敞空间的凹陷槽,这种岩脚洞常年干燥,不进雨水,倒确实适合修房子。小圆那半塌不塌的石头房子就是建在这其中一处的。小圆倒是提过说另外几处原来也是有其他人修房子住的。我不知道它说的这个原来是它生前还是死后,也不敢深入让它回忆,怕这只地缚灵想起什么不好的事发狂,沈楠说过地缚灵都不好惹。

“小圆,小圆,你在吗?”我还没走到石头房子便开始喊。

“喊什么?我是地缚灵,怎么可能不在。”小圆的声音是从房子背后的石槽中传出来的,而且居然带了怒气。

我几步跳过石头房子侧面穿过的水沟,这股长流水估计就是以前小圆他们一家定居在这的原因。水沟没流几米远就进入一个人工挖出来的不大的水坑。自从小圆重新醒过来以后这附近百米再没住过人,这水坑只可能是小圆家人挖的。几百年过去了,水坑还这么大,没被自然填埋完,可见当时修得用心。那小圆家人究竟是什么原因把它留在这里之后再没回来了呢?

“小圆,我放假了,来看你。”我走到石头房子原来的门口,木门早就腐坏不见了,现在的“门”是我前几年找来树枝重新修的。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拼凑而成的门并不能阻挡视线,就是那么个意思。就这样还是我找了陆许去搬树,又在家里拿了钉子和锤子,砸了我好几次手指头才给它弄好的。小圆本来是灵体,根本不受门和墙的阻碍,我给它修好门,还给它垒好墙,不过是想把它的家给留住。

“来了就到房子背后来。”小圆没有出来。

我绕到后面,居然还是没看到它,“你在哪?今天怎么有情绪啊?谁惹你啦?”我话音刚落,就见小圆从石头房子后面靠近石崖的山体里钻出来,明明是飘着的,偏偏还要像人一样迈着步子,它侧着身子,一只手还在山体里面,像在拽着什么。

“你给我出来,你这个小偷。”小圆再用力,果然在山体里的那只手拽出一个东西,准确的说,是一个人形的灵。个子很高,比我现在一米五几的身高还要高出一个肩膀加一个头。最离奇的是这只被拽出来的灵长了一张人类男性的脸。他被只有一米四的小圆拽着一点也没生气,一把甩开小圆,然后抬头冲我一笑。“你好呀!我是卓夕。”

“你闭嘴,不准说话。”小圆生气。

“我来找小圆借东西。”卓夕仍然笑眯眯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