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打死日军元帅宇喜多秀家都不会想到,此战日军所有部队的战力与兵力分配。
都详细记在了杨可栋随身携带的作战手册上,作为穿越而来的人。
他在两年前就开始着手准备朝鲜战争了,这两年的时间里杨可栋一刻都不敢耽误。
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研究对日作战的方略,以及该如何在战损最小的情况下吃掉日军的主力!
从播州到朝鲜边境将近三千多里,按照如今行军的速度,起码能长途跋涉百日才可能到达朝鲜。
大军八月中旬开拔,等杨可栋大军赶到中朝边境之时,明军副总兵祖承训已经先败了一阵。
折了祖承训手下的游击、千总戴朝弁,史儒,张国忠等人,而祖承训则是带着几个人侥幸逃了出来,如同惊弓之鸟。
一日之内就退到清川江和大定江,进驻博川郡的控江亭,清点战损,经此一战,明军损失战马千匹,三百人阵亡。
朝鲜战局陷入僵局,而此刻埋头赶路的杨可栋部可不管这些。
作为播州野地的土司兵,石星压根就没有把这支部队放在心上。
好在有兵部的文书在手,数月以来并没有受到刁难,一路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边境。
与此同时,万历二十年八月。
明神宗朱翊钧以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宋应昌经略朝鲜、蓟辽、山东、保定等处防海御倭军务。
等到九月中旬名将李如松平定宁夏之乱后,振奋至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甚至亲自来到皇极门,亲自主持宁夏大捷庆典和献俘仪式。
并祭告郊庙和布告天下,李如松也因军功进封左都督,世荫锦衣同知。
其威望开始逐步追上他的父亲李成梁,在大明朝中无人可以比拟。
十月十七日,又封李如松为提督,辖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充防海御倭总兵官。
如此一来,朝鲜战局正式开启了布置阶段,而宋应昌与李如松,一位是经略,一位是提督,这一文一武,本是相得益彰。
宋应昌是兵部的官员,论品级位阶自然比李如松这一介武夫高出一大截。
况且自大明开国以来,文官统兵,总管军务,这是传统,文官的地位本就比武官高,也就是说宋应昌是李如松的顶头上司。
可李如松根本就不吃这一套,李如松是什么人,大明浪战开创人,出了名的骄横自负,桀骜不驯。
如今又挟宁夏大胜之威,俨然一个崛起的将星,正是志得意满之际,怎会把宋应昌这样一介文官放在眼里。
而这边宋应昌刚到任,便着手对蓟辽战备进行了一番整顿,他的办事原则很明确,即“固己然后救人,由近渐以及远”。
因此他离开京城到达三河后,多次向有关将领、官吏写信,传达指令,令其作好战争准备。
尤其要求沿海处所对地理形势、兵力配备、士兵待遇、所用钱粮、武器装备、哨探设施、稽查奖惩等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
对蓟辽等地战备的整顿约半个月之后,宋应昌便着手赴朝准备。
十一月中旬出关前往辽阳,在他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入朝作战的准备事宜进行得颇为顺利,等到十一月底,便已大致准备就绪。
就在宋应昌整备军务之时,长途跋涉数月的杨可栋部终于抵达了辽阳,按照惯例,即便他是土司,如今也需要受宋应昌节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