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各部门工作安排完,接下来等部门负责人消息。

取景他还得复勘,主演演员还得敲定。

现在范兵兵还望眼欲穿。甚至李兵兵前几天也约他吃饭....

另外他得和中影特效公司对接。

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成立于本月13号,但还在建设中,真正投入运营是在两年后。

但除了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中影下属还有华龙电影数字制作公司。

也是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备的电影数字制作基地。

有着国内最先进的电影数字化加工设备,论特效水平是全国顶尖

《火星救援》特效制作,华龙会提供技术支持,但这还不够。国内顶尖不代表全球顶尖。

虽然内地已经有《英雄》、《无极》、《神话》、《功夫》、《夜宴》等电影为本土特效铺路。

这点陈青得感谢冯裤子,他也算是为内地特效出过力。

但是太空科幻特效国内没有经验。这需要内地特效企业协力。

陈青打算集思广益。先召集内地特效龙头公司,认领这部片子的视效镜头。

毕竟术业有专攻,每家特效公司专攻特效的不同领域,类似建模、纹理、合成等。

这种多家特效公司共同参与制作的方式很常见,好莱坞有很多优秀案例。

陈青5亿投资一半以上都会砸在特效里。一方面整合国内顶尖特效公司,另一方面烧钱追赶特效进度。

不怕国内起步晚,就怕没资本愿意投资。

技术不行烧钱来凑,视效镜头主要在渲染。特效画面越大,渲染起来就越费时间。

一台顶级配置的硬件大概需要50个小时,才能渲染出1帧特效画面,而电影1秒至少有24帧。

所以电影特效镜头越多硬件需求越大,也就越烧钱。

这也是为何内地特效水平跟不上全球的原因。

特效实在太烧钱了,风险太大没有投资商赌得起。

因为硬件太烧钱,大部分导演拍片不考虑特效,这也导致内地特效公司的软件层面也跟不上趟。

特效制作需要用到大量专业软件,目前国内软件水平和美国比还是差不少,想要制作出好的特效,就要用外国的软件。

那就就要买版权。国外的版权懂的都懂。

举个例子,制作《阿凡达》跟《霍比特人》的特效公司维塔数码。

每年仅仅花在一个渲染器软件上面的费用,就高达1.8亿人民币。最后他们决定招聘技术人员,自己开发渲染器去了...

这点上陈青不懂,要与中影特效团队接洽后,再讨论钱该怎么花。

同时招纳自己的特效人才进班学习,搭建自己的班底。

另外《火星救援》概念设计图也是大工程,这要和美术组协同。

原时空《流浪地球》有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陈青后来也看了特效师的采访,的确是真的。

《火星救援》没这么多,但宇航服、太空探测车、宇宙飞船等各类科幻模型林林总总也得快一千张。

设定集有后还要搭建科幻模型。但这个工作可以在剧组拍摄时同步进行。

陈青是导演,他对《火星救援》细节了如指掌,不会存在废稿的情况。

后期视效也是根据概念设计图来制作。这点很重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