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虎牢关下曹昂擒杀华雄,神勇无双,关东诸侯联军声势大振,诸侯虽心思各异,却在袁绍引领下皆与曹操、曹昂贺。

曹操、曹昂皆未居功自傲,反赞袁绍与诸侯之功,众皆大喜,袁绍遂令午间摆宴,大肆欢庆。

刘备见此与关羽、张飞二人道:“子脩非仅武勇过人也,更以谦仁称雄,我汉室有此英才,方有幽而复明之望。”

且说曹昂虎牢关下神勇无双,关东诸侯这边皆与有荣焉,关上胡轸这边却是心下大骇,忙具结告急文书,将兵败之责尽推华雄、李肃二将,又差流星马急报于董卓。

董卓闻虎牢关把守不利,急于丞相府内聚麾下文武众人商议。

董卓道:“但见胡文才所报,华雄、李肃性急也,夜袭孙坚不成,既损兵折将,当固守不出,何须往去搦战?如今反成就那曹昂小儿威名,为之奈何?”

李儒道:“胡文才文书所言,依吾之见不尽详实,想是折损两员大将,唯恐相国责怪,故有此报。如今贼势颇大,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渤海袁绍既为盟主,汝南袁氏却尚有在朝中为官者,即当速捕杀之,以防里应外合,动荡相国根基!”

众文武心中皆骇然。

汝南袁氏尚在朝中者何人?太傅袁隗、太仆袁基也。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此非戏言耳,天下由汝南袁氏举荐为官作吏者,不知凡几,而袁隗、袁基如今正是袁氏中流砥柱。

多年前董卓曾在凉州时,刺史成就辟其为从事,教其领兵讨捕盗贼,董卓斩获千计,此后即颇有名望。

其后董卓又得并州刺史段颎赏识,段颎荐其于公府任职,其时袁隗为司徒,辟董卓为掾,须知,司徒掾属仅三十一人也,天下英才又何其多也,何必非他董仲颖不可?

此亦是董卓从地方到朝廷的重要一步,若无此步,董卓不知需蹉跎多少年方能成就气候。

其后董卓右迁多次,多得重职,若说其中无汝南袁氏之功,恐知来龙去脉者无人能信也。

是以细算之,袁隗乃董卓举主也。

于官场而言,举主与被荐人之关联,一言以蔽之:血脉虽非父子,情谊却远胜父子之密。

麾下众文武中,早随董卓者皆知此事,后随董卓者亦有所耳闻,是以众人均暗道李文优何其大胆!

故阶下文武不敢言,皆待董卓决断。

董卓面色阴沉,久久不决。

李儒笑道:“相国总揽大事,已为袁氏所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且袁绍谋逆,正当株连,相国若思虑私谊过甚,恐相位难保也。”

夹枪带棒,棉里藏针,众文武愈发惶恐。

董卓恍然而悟,时至如今,本相便是大汉权力最高者,无需如数年前般再卑躬屈膝,毕竟,甚么举主能高过我这丞相?

皇帝?皇帝亦在吾手也!

况袁绍谋反,正是汝南袁氏发难,若不诛灭内贼,等那关东诸侯掀翻某这相国不成?

董卓当即厉声道:“李傕、郭汜何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