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感觉中应该或黑云压城,或怒发冲冠一样的孙行长,却压根没有任何的情绪显示,因为他根本没有把艾行长背后的小动作当做一回事,在他心目中完全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这个刚柔相济的思维方式,与一切淡然的处事方式,远远出于我意料之外,也让我更加钦佩
他说到“烦心的是当前的经济与金融形势”,倒是让我很感兴趣,因为从金融杂志与报纸上的一些具体案例分析上 ,我看到的只是某个作者对于某一具体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方式的赞扬,远不是在宏观上高屋建瓴的看待金融业的新事情。
我感觉,相比之下,还沉醉于权力争夺的艾行长,与孙行长相比,显得格局要小得多了不少。
“过来的时候,听到鲍科长在路上谈到了给棉纺厂的安定团结贷款,这是咋回事?”我想起来下午刚刚听到的一个事情。
“这个是上面下发的专项贷款,给几家效益不好的企业发工资的,属于专款专用,无息,我们也不管收回与否。”
“有意思,银行也要效益才行,企业也得要效益啊,这么弄,好像不是那么符合企业发展的道理吧?”
“这没啥奇怪的,有一段时间,企业不必考虑企业效益, 银行也不必考虑银行效益的,没有经历过的你们年轻人不理解,经历过的我们却感到很适应。”
“还有这回事吗?那不就是迷迷糊糊的干,迷迷糊糊的混日头吗?”
“我们的国营企业一直以来依靠的是从来无需偿还的财政拨款,而不是需要偿还的贷款,他们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内任务就行,因为根本不用考虑还钱,自己的产品也根本不需要考虑市场需要不需要,到时候给对应的百货公司等商业部门就行,也不用考虑盈亏,从生产资金到工资,都是上级包圆的。”
“企业的任务就是除了专门生产的, 就是专门销售的,自己内部非常简单,各类企业互相之间就这么简单。”我觉得那时候的一些事很有意思。
“你可能不了解,我们行原来是和财政局合署办公的,两个名字,一套人马,任务就是给国企拨款,不是贷款。这也是前几年才分开的。”
我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就连赚钱都不考虑,市场需要不需要也不考虑的话,怎么发展啊,存在都是问题。
“从八十年代初开始,个体经济大量发展,现在已经规模很大,其中包括更多的乡镇与街道企业,都已经是形成无法阻挡的趋势。所以,那些老办法走过来的国企已经没有办法和他们竞争。”
“可不,根本就不可能争夺过人家的。”
“前几天,这不你李阿姨所在的百货公司经理来找我,让我出面关闭於陵的几个个体百货商店,理由是让他们不好过,让我不知道说啥好。”
“这可是老思维方式了。”
“虽然,个体经济发展很快,但是他们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是自筹资金,很少可以得到地方与金融单位的支持,所以,发展上虽然很稳,效率也远远超过国企,但是规模始终上不去,即使有重大合同担保,银行也不能支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