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王之速败,令左良玉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瞠目结舌。
他深知,麾下兵马与鲁王部众实力相仿,官军之速胜,彰显其非凡战力,犹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福王坐拥雄兵,虽闻鲁王覆灭,却未生退意,盖因兵力之众。
然左良玉洞悉,兵强非唯数众,犹似繁星与皓月之别。
观己军,骑兵寥寥两三千,火炮不过二十余门,且皆为洛阳旧物,锈蚀斑斑,欲以此朽木难支之势破北京铜墙铁壁,岂非痴人说梦?
左良玉心中暗忖:“殿下,您可曾亲眼目睹北京城防之固若金汤?”
言罢,目光直射朱常洵,意味深长。
朱常洵闻言,眉头紧锁,却未动怒,反显深思。
“唉,此中利害,本王亦有所悟。
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暴君既已对鲁王、德王等痛下杀手,对我等岂能手下留情?
撤,则军心涣散,逃兵四起,功败垂成;进,虽难测吉凶,却尚存一线生机。”
其言,透露出无奈与决绝。
朱常洵深知,麾下将士多为逐利之徒,唯以军饷、粮草为诱,方能聚拢。
而今,更有一念支撑——从龙之功,富贵可期。
若撤,则此念破灭,军心必散。
再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退,又能逃往何方?
故,唯有死战,方能求生。
朱常洵心意已决,神色坚毅。
然攻北京之念,仍令朱常洵心生忐忑。环顾四周,昔日高谈阔论之谋士,皆显无能。
唯左良玉,悠然饮酒,胸有成竹之态,令人心安。
“殿下或疑尤世威、曹文昭收金不助?”
左良玉一语道破朱常洵心中疑虑,旋即话锋一转,“此中奥秘,卑职近日方悟。或乃朝廷之计,意在麻痹殿下,令其自满轻敌。”
其言,掷地有声,震惊四座。
朱常洵闻言,更是心惊肉跳,联想洛阳知府孙盛之态,疑云密布。
“莫非,一切皆乃虚与委蛇?”他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惊疑与愤怒。
左良玉见状,趁热打铁:“殿下,世间多谄媚之徒,唯忠言逆耳。望殿下明辨是非,勿被花言巧语所惑。”
其言,虽逆耳,却字字珠玑,直击要害。
朱常洵闻言,愈发倚重左良玉,视其为心腹。
“朝廷此举,何其大胆!然观其近年来所为,无一不险中求胜。钱士升案、落水案、新政清田、商税改革、撤销卫所……步步惊心,步步为营。”
朱常洵慨叹之余,更添几分敬畏与不安。
左良玉见状,知已得朱常洵信任,遂继续进言:
“殿下,时势如此,唯有智勇双全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望殿下三思而后行,勿被表象所迷。”
其言,既是对朱常洵的忠告,也是对自身智慧的自信展现。
京城风云变幻,彼京中人杰,尽显冒险之魂。
卑职暗揣,自尤世威至曹文昭,乃至四方牧守,或皆为朝廷精心布局,意在双管齐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