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原本叫做陈家村,村里百分之七十的人家都姓陈。而大队长则是一名退役军人,如今他的儿子也去当兵了,可以说这一家人在村子里有着极高的威望。可这些知青们刚来就把大队长给得罪了,以后还不知道要怎么收场呢!
“同志们啊,今天大家都去镇上采购生活用品了。本来以为你们昨晚会到,结果等了一整天都没见到人影儿。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差,大家担心下雨,就先赶去镇上了。明天我会带你们一起去镇上购买所需的生活用品。目前咱们这儿还有九位老知青,其中六位是男知青,三位是女知青。不过之前还有三个女知青,她们实在受不了这里的艰苦条件,最后都选择嫁人离开了。”郑长栋语气悲凉地说道。他是 1968 年 12 月来到这里的,作为第一批下乡插队的知青,当时他满怀激情、意气风发地投身于农村建设事业之中。然而如今,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他早已变得毫无脾气可言。
“我们这个院子就这么大,正房两间,厢房两间,两间厢房现在一间是我跟我爱人在住,另一间是厨房。正房左边这间是男知青的房间,右边是女知青的房间。后面还有三分地的菜地,四季的菜我们都是自己种着吃。”郑长栋给众人介绍参观知青点的设施。
郑长栋详细介绍了知青点的日常安排和生活规律,比如每天早上要早起做早操、白天要参加劳动、晚上要学习等等,还强调了遵守纪律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这些信息让新知青们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
“你们先去安置一下行李,之后我带你们去领粮食。”郑长栋说。
听到这话,众人开始往屋里走去。
就在这时,周卫民却走到了郑长栋面前,开口说道:“郑哥,我想问下,村里有闲置的院子吗?”
郑长栋狐疑地看着他,心想这个周卫民怎么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于是他问道:“你有什么事?”
周卫民笑了笑,解释道:“是这样的,郑哥,我跟我妹妹一起来的。她身体不太好,需要特别精细的调养。而且,她还经常需要熬煮中药来调理身体。所以,我想租个院子单独住,这样可以方便照顾她。”
郑长栋听了周卫民的话,心里有些犹豫。但他也能理解周卫民的担忧,毕竟照顾生病的妹妹确实需要一些特殊的条件。
郑长栋思考片刻后,回答道:“村里倒是有几个闲置的院子,但都比较破旧,需要好好收拾一下才能住人。不过,这个你得问大队长,看看能不能把其中一个院子租给你们。”
郑长栋看了一眼旁边站着的病病歪歪的周歆雨。心里暗度:又来个麻烦人物,这下有的热闹看了。
蒋建邦看着几人的互动,心中早已思绪万千。当他目光触及周歆雨时,不禁为她的美丽所倾倒,甚至连两人未来孩子的名字都已在脑海中浮现。然而,听完周卫民所言后,他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毕竟,这可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吞金兽啊!
此刻,知青点的院子里热闹非凡,男男女女的知青们纷纷忙碌起来。他们或搬运行李,或整理床铺,还有一些人在努力适应着周围的新环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