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虎想造燧发马枪,而明末使用最多的还是火绳枪,鸟铳。
相比火绳枪,燧发枪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比如射速,比如不受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一旦拥有了大量的燧发枪,军队的战斗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而且罗虎有个更大胆的想法,把鸟铳改造成燧发枪。
实际上,燧发枪与火绳枪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仅在于击发机制,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带着这种构想,下午,罗虎来教堂拜访汤若望。
听到是大顺军的将领要来,老神父表现得很热情,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
他是个五十多岁,留着大胡子,一脸严谨的老人,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却透露出一种坚定和智慧。
“罗将军年龄尚轻就成为了顺王的得力干将,实在令人佩服。”汤若望汉语流利,举手投足间已经带了一些华夏之风,让人感叹他入乡随俗的本领。
“汤大人谬赞了,罗某想请大人介绍一些兵杖局的火器工匠,望大人能推荐一下。”罗虎语气诚恳地说道。
大顺刚刚进城,将军中能如此重视火器的,您是第一个。”汤若望说话不紧不慢,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淡淡的赞许。
这时,罗虎从怀中掏出一张精心绘制的图纸,小心翼翼地展开递给汤若望。这张纸上绘有一把精美的燧发枪,线条流畅,细节清晰可见。
“汤大人,应该见过这种火铳吧。”罗虎看着汤若望,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燧发枪最早在16世纪末期在欧洲出现,当时,因为火绳枪存在容易受潮,而且射击速度较慢的问题,一些枪械工匠开始尝试使用燧石打火来引燃火药。
最早的燧发枪是在意大利和德国制造的,这些早期的燧发枪通常比较简单,结构也不太稳定,直到在 17世纪初期,燧发枪开始在欧洲各国广泛使用,并逐渐取代了火绳枪。
所以,汤若望是见过燧发枪的。
“将军想造这种铳。”罗虎点了点头。
“不错,技术上应该没什么问题,当下只需要有悟性高的人能够早出原型枪,再进行改装调整,相信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罗虎缓缓地说。
“可以,我愿意给将军推荐一些火器匠人,供将军驱使。”汤若望真诚地说道。
“工匠的情况我也比较了解,可以帮将军塞选出合适的人选。”
“那太好了!明天我想去兵仗局亲自检查他们的技术水平,希望汤大人能一同前往。”罗虎期待地看着汤若望。
“当然当然。”
罗虎向教堂门口踱了两步,然后突然想起一个历史细节,转过身来说道:“汤达人之前给崇祯皇帝造过红衣大炮吧?”
“崇祯九年我奉命造两千七百斤大炮二十门,后因战乱流入东虏之手一些,还剩一些都在京营,不是在下自夸,这些炮的质量性能都为我华夏之最。”
“哦。”罗虎对这些大炮产生了浓厚兴趣,它们都能在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
拜别汤若望后,罗虎马不停蹄地赶往北郊校场。
这次潘林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向罗虎抱拳行礼,然后迫不及待地道:“将军,我找到了一名神射手,您一定得见见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