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这个机会,我们攻占汜水关,然后用轻骑兵追击孙权的大军,百万大军杀过去,一定能将他的部队全歼!”
曹操的分析看似合情合理,但诸侯们只是含笑不语。他们怎么可能因为孙权的大军而得益?万一陷入埋伏,不仅会遭受损失,还会被天下人嘲笑。因此,没人附和曹操的话。
看到这一幕,曹操气愤地拔剑出鞘,喊道:“这小子不值得 ** 大事!”随即率领部下直扑汜水关。
三天过去了,依然没有孙权大军的动静,诸侯们终于相信,孙权确实撤出了汜水关。
此刻,大批军队涌入城内,袁绍再次举杯向曹操敬酒道:“果然不愧是曹操孟德!没有你,我们怎能攻下汜水关?”
曹操摇头叹息:“不过是刘备那小子留了一手。”袁绍笑道:“不仅如此,看来刘备兵力不足,只能退守洛阳城。这意味着,我们离攻克洛阳城已经不远了,大家尽情欢饮吧!”
话音未落,又有传令兵匆匆赶来,喊道:“主公!大事不好!”"
袁绍低沉地说:
"发生什么事如此慌张?"
目前,诸侯联军已经占领了汜水关,处于大获全胜阶段。这名传令士兵为何这般惊慌?
公孙瓒询问道:
"会不会是孙权、潘凤在这时攻入了我们的防线?"
传令兵喊道:
"不是..."
"而是那个暴君小帝——刘辩,他亲赴战场指挥军队去了虎牢关!"
闻言一惊。
各路诸侯霍地从座位上起身。
互相对视的目光里,皆可见彼此的诧异。
曹操称赞道:
"真是有胆识的年轻人!"
"记得我之前在洛阳时遇见他,举止谦逊有礼,言谈很是温和。谁曾想短短数月不见,变化如此巨大!"
公孙瓒亦叹息:
"我都怀疑我们攻打洛阳的做法是否妥当!"
在他看来,刘辨似乎不像传言那么残酷暴戾,倒似具有深远的才略。
然而,吕布手握画戟,怒气冲冲地质问道:
"将军怎么说这样的话呢?刘辩残暴无比,每个人都想铲除他!当初董太师在京洛忠于朝廷,若非那个小帝的 ,董大人怎会遭此不幸?"
公孙瓒闻言摇头,没有再做解释,安静地坐下,默默地喝酒,暗自想着你那位名义上的父亲董卓同样是个叛逆 的人,吕布你怎能轻易提到他的名字。
目睹众人起纠纷,袁绍轻笑出声,轻轻拍击桌子,安抚道:
"大家不必担忧,那刘辩守卫着虎牢关显示军力薄弱,已有些心急如焚。这正是我们趁机一举攻下的良机,俘虏那个暴君刘辩,便无需再费力硬攻洛阳了,还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伤亡,岂不是更好?"
此话刚出口,诸侯们的心已被深深打动。
河内郡的太守王匡主张:
"盟主,既然这样,我们应当连夜赶往虎牢关,来场出其不意的突袭!"
袁绍摩挲须髯,经过一会儿的斟酌,
点头同意:“若依孟德之前的建议,我们先行派出骑兵部队,后续的步兵部队紧跟其后。”
一旁的曹操暗暗叹气,心想早些时候率领骑兵迅速前进,
恐怕不仅能剿灭孙权的军队,
更能将虎牢关收入囊中。
然而这时,袁绍又一次站起身,举杯提议:
诸侯们也随之起立举杯回应。
二
袁绍举盏笑道:
“当今四方豪杰群聚一堂,正该联手夺取虎牢关,活擒昏君,宏图大业定可一展拳脚!”
他的话语刚落,高举酒杯一饮而尽。随后,诸侯们也在阶梯下响应,共酌美酒。
“好酒!”袁绍掷下酒杯,拭去胡须上溅湿的液体,拔出腰间的宝剑,挥手向前,豪声道,“诸位,今日须当齐心协力!”
“千古伟业,留名青史,就在今日!”
遵照袁绍的号令,百万联军齐整行动,其中最为精锐的三十万铁骑抛下厚重装备,轻装奔赴,跟随各路诸侯疾驰直指虎牢关。
三十万骑兵如同江水狂澜,在无垠土地上疾速奔腾,轰隆蹄声震荡天地,持续不断,令人惊叹。一日不到,便集结于虎牢关下,将城池重重围困。
望向城墙,数以万计披着重甲的骑兵,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刺眼光芒,如同滚滚钢潮席卷平原。飞扬的泥土遮蔽天际,空气中弥漫的是沉重的铁锈味和战马汗水的气息。队列前端飘扬着一面巨大旗帜,猎猎作响,上书一个醒目大字“袁”。
此刻,除去还在率领先头步军行动的诸侯外,其他诸侯均已抵达虎牢关下。袁绍乘黄驹战马,身披金盔甲胄,里层是锦衣软袍,手持马鞭,指向关头的身影问道:“城头那个身穿黄袍的,是否就是刘辩?”闻言,曹操抬眼看去。
然而,当他看清城楼上的身影时,不禁愣怔。确实是他,刘辩啊!可当初他记忆中不是虚弱无比么?怎么现在变成了一个九尺魁梧的男子,肌肉饱满,似乎快要撑破龙袍!
这一切的变化怎么回事?几个月未见,这小小暴君怎么会有了这样翻天覆地的改变?他曾听说刘辩单枪匹马,在洛阳抵挡了二十万西凉兵马,那消息曾一度被当作笑话。那时的刘辨文弱不堪,哪里会有这样的本事?眼前景象却让曹操难以置信!
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刘辨难道是得了上天庇佑吗?
心里不断惊叹。
听到袁绍的询问,他立即点头回应:
“正是此人。”
“元初兄,你先前在洛阳的朝廷上也曾见过这个人。”
袁绍疑惑问道:“我记得当初他还只是一个孩童,怎么会短短几个月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呢?”
曹操苦笑道,微微摇头,他自己也满心好奇,想知道事情原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