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开超市都是要囤货的。那囤着就囤着呗,我反正要开网店,我网店上卖呗,网上买东西业务员也不来送货啊,我还要发货呢!你们就和业务员联系,让业务员来上货,免得自己搬这些东西,累的很。”

“行吧行吧行吧,那你网店注册好没有啊?这么多粮食,你是要开粮食铺子啊?!”

“注册好了,注册好了,就等着开店了,反正我会卖出去的,你们别管我开什么了。就等着你们超市开店,选个好日子,我这边一起开了。”

“那花几万块买辆货车干嘛?那不是浪费钱么?我网店还要进货啊!我用!!”

以上,是前几天姜爸姜妈发现超市有人供货且比自己买划算以后的对话。

姜好在仓库里转了一圈。看看还缺少什么,玉米碎、豆子、米糠、米面粮油这些都有了。只要把37年粮食成熟之前这一段时间熬过去就好多了,之后也需要粮食,那时候就不用专门跑出去找糙粮了。

他们自己的粮食出来了,大米白面这些就不怎么打眼了。

姜好上次去隔壁县粮食批发市场的时候。

找到了一个批发干玉米的老农在他们家批发了两千公斤的玉米粒。

直接给李悠幸放到空间了,姜好传过去之前和李悠幸说过,这次粮食是苞谷粒,还有点多,让李悠幸别在外面拿。

李悠幸也听劝,没有在外面拿,直接在家里,被李爹带着下到地窖里,从空间直接往外倒,装满大半个地窖才装下。

当时李悠幸和李爹被地窖里的苞谷粒的震的愣愣的,半天不敢说话,也不知道说什么话好,生怕一开口苞谷粒就没了。

弄得李爹连续几天睡不好觉,晚上要起床几次提着油灯去地窖看看。

后面还问姜好,买那么多粮食,那些银元是不是用完了?

姜好说没有,这些玉米是她在外面逛的时候,看见有一个地方去年玉米丰收了,价格很便宜,所以都给他们买。

这些玉米粒真的很便宜,现在干玉米1.5元一斤,两千公斤就是四千斤一共才给了六千元。姜好都不知道现在这些农民是怎么挣钱的。

那天那个爷爷只带了五百斤去批发市场试试,见姜好全要了,还问他有没有,可以给他包圆的时候,那个爷爷眼泪花都要出来了。

骑着三轮车带着姜好的小货车回家装玉米,爷爷说他们住山上,只种的出玉米红薯这些。

本来今年丰收了以为可以过个好年的,结果不仅他们丰收,全国玉米都丰收了,贩子都不来家里收。只能自己拖到城里去卖试试,结果都卖不掉,大家都只吃嫩玉米或者玉米粉,玉米粉都不自己打,都在商城买,自己今年这玉米以为都没希望了。

姜好到爷爷家,看着快顶上天花板满满两大桶玉米粒,久久无言,两个六十多的老人,种了这么多玉米,还都收回来脱粒了,可以想象那是多大的工作量。

最后用爷爷家的称,称了上百次才称完,看着爷爷叫来另外一个爷爷一起抬了几十次称的时候姜好就看不下去了,问他们当时收的时候多少斤,直接按那个价格结算,不用称了,爷爷死活不同意,说做生意要讲诚信,该多少就多少。

最后一共称了两千公斤,剩下一两百斤爷爷说送给姜好姜好没要,说他们种了一年的玉米,让他们留些自己吃。

小货车拖着玉米下山时车太重了姜好都不敢走,再到没人的路边,把玉米都收进空间才轻车回家。

没错现在手镯已经能在隔壁县使用了。

但是李悠幸后面又和姜好说。

他们没法把玉米粒拿出去和大家一起吃,因为外面现在玉米都还没有种别提收了。

如果说是洋人给的玉米,那也不现实,因为都跟他们说了买的是洋人不要的下脚料。

洋人不可能卖好的玉米给自己的。

姜好想了想也没办法。

这解释的是他们,解释不了,或者其他人接受李悠幸他们的解释不了,给李悠幸他们家带来麻烦怎么办?

姜好只能每天给他们传菜叶和米糠时候多传一点。现在姜好收批发市场的菜叶时直接买几百斤新鲜菜混进去。

以前一天只能收到6筐菜叶,现在一天能有10到12筐左右。

米糠收不到多少,就混一些碎米进去,每次能有几百斤。

这才够维持李家庄和县城部分人的生活。

还是因为这些菜都不是直接炒来吃,而是熬成菜糊糊让那些人对付一口,才能维持。

哎,这粮食能给,他们也不敢拿出去。这可怎么办哟?

姜好头疼的难受。

算了先去拖红薯吧!今天爷爷联系她,问她要不要红薯,姜好答应下午去拿。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