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麦收及插秧季的结束,盖着县衙大印的公告贴满了永康各都、各村、各坊巷,随后征兵办的人开始入住,配合进行登记征兵工作。
陈阿福作为征兵办的一员,与招工的一名叫徐大胜的本地人一起进驻升平乡象珠村,负责招兵招工工作。
象珠村距县城四十余里,两人抵达时已近黄昏,当晚就在徐大胜家入住。徐大胜已经娶妻生子,年前机缘巧合参加了义军,后来因为年纪超过了二十五岁被裁撤为辅兵,由于他有一点打铁的手艺,被安排在铁匠坊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现在当了一个小管事,每月能拿三两银子,对此他还是很满意的。
此次徐大胜回村五天,准备在村里招收十个人去金华钢铁厂工作,对此他是很有信心的。
两人一回家,徐大胜的父母和浑家喜出望外,由于工作忙路程远,徐大胜出去后没有回过家,只是稍回来一些日用品和平安的口信。徐大胜的儿子八岁、女儿才三岁,半年多没见的陌生感在徐大胜拿出一些小吃食后很快消失殆尽,‘爹爹’的叫声不绝于耳,把个徐大胜喜得面上发光。
徐大胜是老大,底下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大妹已经出嫁,二妹也说定了婆家,小妹才八岁,倒是跟徐大胜的儿子同年,两个弟弟一个十八岁,一个十五岁,徐大胜已经想好了,此次无论如何都要说动父母让二弟去工厂,三弟去参军。
吃过饭后,徐大胜就跟父母提出了这个事情,没想到让三弟去参军父母是没有意见,但让二弟去金华他们却不同意,家中自有田虽然只有三亩,但佃了王家十亩地,老两口实在是忙不过来,再说二弟也是到了成婚的年纪,总得结婚了才能出去。
“爹、娘,要我说这田咱不佃了,累死累活的没落下什么粮食。你看我现在一个月能拿三两银子,一年就是三十六两,比你们种田可划算多了!大勇去了最低起薪是一两银子一月,以后干得好还会涨,你们在家里把自家的田种了就好,我们俩在外干活,咱攒点钱也起个砖瓦房。”徐大胜劝道。
“可不能胡说哩,咱老百姓世世代代在土里刨食吃,可不敢不种田,不种田吃啥?再说了,你说的那厂就能月月开饷给大勇?村里去做学徒的有几个能拿到钱的!”徐父可不相信,虽然大儿子拿回来的钱是实实在在的,但下意识的他会觉得外面有风险。
“我们大人说的,那还有假!我们大人从不骗人,是吧?阿福!”
在旁边听着的陈阿福此时接口道:“阿伯,按我们大人的说法,你的思想落伍了。我们大人是天上神仙降临,能文能武,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他的话肯定是不会错的!”
陈阿福的话把徐父听得一愣一愣的,老农民对神仙的敬畏是在骨子里的,当下也就住口不言,徐大勇此时讷讷的说道:“爹、娘,我也想象大哥一样出去闯闯,要不然一辈子呆在村里没有出息!”
徐父叹了口气,不再说话算是默认了。“爹、娘,等我们兄弟几个有出息了,带你们到府城、省城玩,咱也去见见世面,听说府城比县城大了两倍不止,省城又比府城大两倍不止,可不得了了!”
徐母此时说话了:“孩他爹,就让大勇、大强都去吧!真要能赚到钱,明年我们这地就不佃了,天天干活最终还是吃不饱,还不如让孩子们走出去看看!”
一家人各怀心思回去睡觉,第二天一早,陈阿福和徐大胜二人就来到里长家里,里长也姓徐,辈分上算是徐大胜的叔公,两人行礼后,陈阿福率先说道:“根据县尊的命令,村里十三至十六岁的男丁都必须参加我们救国护乡义勇军,十七岁至二十五岁的供挑选参军,不知徐老爷可是收到了公文。”
里长算是村里的大户,早年也读过一些书,自然看得懂公文,说道:“公文小老儿早就收到了,不过现今永康还算太平,为何又要征这么多兵?”
“一是永康虽然太平,但那是因为有我们救国护乡义勇军在,徐老爷也知道年初官兵在东阳祸害了不少人家,但他们就没法进到我们永康来。二是京城已经被贼寇和建虏占据,可以说北方已经很不太平,说不定哪天就打到南方来,没有军队到时永康肯定又会受到兵灾。三是这批少年留在家里也干不了事,还费家里的吃食,倒不如到军营不但能吃得饱饭,而且还能拿份饷银。四是在军中可以读书,以后在军中呆不下去了出来也好找些活计。”这是统一话术,陈阿福早就背熟了的。
里长点点头,说道:“自从公文来了后,老夫就通知到了各家各户,我们村有十三至十六岁的少年六十三人,这部分人大部分肯定是愿意去的,但有一个关节,有十八人是在象东书院读书的,他们的父母可不愿意让他们去参军。”
“这个无妨,我们此次征兵以半自愿为原则,家里实在不放的我们也不强迫。不过徐老爷一定要通知到每个人,县尊有令,如果有没通知道的或是有人拦着不让从军的,县尊是要追究责任的。”对于读书人不愿参军,朱名世与卢善元是商量过的,不能强制,朱名世是担心这些士绅人家会集体反对,而卢善元则是更喜欢用纯朴的农家少年。
里长有些尴尬,这些读书人家他根本就没去通知,在他的认知中没有一个读书人是会降尊纡贵去当丘八的。“另外十七岁至二十五岁男丁有七十九人,其中有五十七人已经成家。我探了一下口风倒有一大半是不愿意去的。”里长有些尴尬的说道,这类人在农村已经是壮劳力,此时当兵又是贱业,自然很多人是不愿去的。
“还有一些没在村里的吧!”陈阿福知道象珠是个大村,这个年龄段的人不应该这么少。
“大人明鉴,出去做生意的、做学徒的人也有一些,不过这些人没法通知到了。”里长小心说道。
陈阿福也不在意,只是敦促里长出去把村民召集起来,这是必要的程序,他必须得把政策宣讲清楚,并回答提问。
里长拿着锣来在村子里敲了一圈,这是村子里召集村民的方式,集合的地点是在村东头的晒场。
过不多时,村民们陆陆续续的来到了晒场,大部分人已经知道今天是为了何事,一时之间村民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里长来村民家中时总是说得没有那么清楚的,很多人只知道要把家里的孩子送去当丘八,但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却是没有说的,有几个自诩消息灵通的就在那里绘声绘色的讲起来,当然说的内容就有些离谱了。
等到人来得差不多了,里长先叫了一声:“大家都静一静,县尊派来下来,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过了一会,人群才静了下来,陈阿福清了清喉咙,大声道:“各位乡亲,县尊大人有令,所有十三岁到十六岁的男丁都要参加救国护乡义勇军预备队,今天我把参军的条件说一下,一是年龄是十三至十六岁,二是身体健康没有残疾,只要符合这两点的都要参军,参军以后一天三顿管饱,每月有三百文的饷银可以领。”下面的百姓哄的一声叫了起来,这条件实在优厚,所谓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十三到十六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最是能吃。这相当于是军营替家里养小孩,还能拿饷银。至于当兵后可能会参战丢命这点风险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各位乡亲,请静一静,副总兵大人有令,所有十七岁至二十五岁的男丁都自愿报名参军,这个条件就高一点,身高不低于五尺,身体健康没有残疾,到了军营会进行考核,考核不过会被淘汰。参军以后,每月一两饷银,通过考核成为正式兵后二两饷银。如果考核通不过,可以安排至工厂工作,每个月薪酬不低于一两,只要老实肯干,一般不低于二两,象徐大胜当个小管事,每月就有三两银,可不比在这土里刨食吃强!大家踊跃报名,过了这两天就不接收了!”陈阿福大声说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