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欧阳修决心为科举考试准备的紧要关口,却发现自己万难集中精力。
不知为了哪般,虽然明知科举考试是一道不可回避的坎儿,但欧阳修对这种考试,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一种本能的厌恶,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抵制,然后就是应试的内容进不了脑袋。
他丝毫不愿意相信这样的考试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质,而是恰恰相反,因此一方面有意识地告诫自己要抓紧准备,以“一万”应对万一,另一方面则下意识地懈怠着,蔑视着,不把未来的考试放在眼里。
这样,他越是想勤奋攻读,与金榜题名的距离也就越远,好比面对迎面而来的猎物端起了一支不带箭镞的长弓。
因为,虽说同样是阅读经史子集,但是他把相当多的时间都花在了诵读韩愈古文和对一些史实的考证上了(有时候还要下一盘围棋)。
这就使他的应试之路充满坎坷之余,又历尽磨难。
天圣元年(1023)秋高气爽时节,十七岁的欧阳修首次参加随州州试。
州试,或曰“乡试”,是科举时代地方举行的初试。宋代州试进士科,通常由州府通判主考,考试内容有“诗赋”、“经义”和“策论”等。
在这些科目中,欧阳修最喜欢的是“策论”,他觉得只有这一部分才能体现自己的真实才情,因为可以直抒胸臆,指摘时弊。
这一年的州试,其中有一道题目叫做《左氏失之诬论》,要求考生论述左丘明《春秋左氏传》的荒诞不经,欧阳修自幼诵读《左传》,又素来对“左氏好奇”很不满意,因此做此题目得心应手,文章一挥而就。
其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
石言于晋,神降于莘。外蛇斗而内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
他列举了《左传》当中种种鬼怪神异的荒诞记录。诸如鲁昭公八年春天,晋国有块石头开口说话。鲁庄公三十二年秋七月,神灵在莘地降临。庄公十四年夏天,郑厉公复辟回国,都城门外两蛇相斗,一条来自城门内,一条来自城门外,结果外蛇咬死内蛇。鲁文公二年秋八月,太庙祭祀时,出现僖公、闵公一大一小的两个鬼魂……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欧阳修引述这些材料,目的在于批判左丘明纪事的虚妄与荒诞不经,历史岂是小说家言,怎能如此随心所欲胡诌八扯。
文章一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们交口称赞,争相传诵,呼啦啦就有了若干慕名崇拜者。
少年伙伴儿李襄宾是欧阳修的崇拜者之一,对欧阳修的文字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一个劲儿地说:“欧、欧、欧阳公子天、天、天下……无双呢。”
一高兴,两人买了一壶浊酒,寻一僻静棋馆下了一盘棋。
数十年以后,在一些乡间私塾里还能听见学童们朗朗诵习欧阳修的这篇作品。
然而,欧阳修这次应试还是出乎意料地落了榜,原因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疏失。
只怪乎他在赋试时完全沉浸于文章的内容之中了,纵横捭阖,汪洋恣肆,以致韵脚超出了规定的官韵范围。
“州试”乃“国试”之一部分,而“国试”就是要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所以他只能被淘汰。
又过了三年,二十岁的欧阳修第二次参加州试,顺利过了关,取得赴京师参加礼部试的资格。
宋代州试,按照一定解额录取合格士人,这些合格士人,称为“举子”、“贡生”,分为甲、乙等第,解送尚书省礼部。
同年冬天,举子到京城礼部集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