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君过奖了,小子是从云梦来加入的羽。”羽恭敬地自报家门,向康回行礼。

“真壮士也!”康回由衷地赞叹道,说着拍了拍羽坚实的肩膀,接着问道:“你现在泗师担任的是什么军职?”

“小子没有担任军职。”羽回答。

康回一愣,叹道:“是我这个大君埋没了英雄啊!如今我族要在雎水建立新师,壮士可以先去任个大行,如何?”

羽忙俯身谢道:“多谢大君,只是我家人在此,不愿分开。”

康回一听,大笑道:“哈哈哈,这有何难,你便带上所有愿意跟随的人一同前去好了,有什么事情可以凭此信物直接来找我本人。”说罢,康回掏出一块共工氏的竹刻令牌,递到羽手上。

一旁的勾龙看到令牌,满脸惊喜,笑道:“恭喜羽大哥!这种牌子父亲只给过三个出去。”

羽郑重地接过令牌,沉声道:“谢大君信任,羽必不负所托。”

勾龙备受鼓舞,转头向着康回叫道:“父亲,这个仇我们要怎么报?”

康回看了勾龙一眼,沉着脸色说道:“报什么仇,这是沂师自作聪明打劫东夷的报应来了!我已将那沂师大行斩杀,并派小使去通知东夷了。”

“啊!这?”勾龙和邗两人吃惊地互相看了看,一时说不出话来。

康回目光炯炯地扫视了一眼在场的众人,扬声说道:“前日轩辕之丘刚刚开了万邦大会,东夷少昊青阳继了帝君大位,声誉正隆。这是自从当年轩辕氏和九黎氏大争之后,帝君名号首次从河洛外传,三百年未有之变啊!那帝子青阳,年纪轻轻,并无所成,只凭亲情勾连便坐上万邦共主之位,先看他怎么说。我共工氏同样是尚德有功之族,嘿嘿,帝君之号岂有种乎!”

帝君名位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左彻不再固执己见,苍林返回了西土,其他头领也都要回封土去了。

青阳来向嫘祖辞别,一进门,看到昌意夫妇。昌意和女枢即将返回盖盈之地,可是嫘祖万分舍不得小颛顼。青阳看到孩子拉着老太太的手直抹眼泪,也上前俯身搂着小颛顼解劝。

一旁的嫘祖老太太眼圈发红,不住叹道:“先帝去了,玄嚣也去了。唉,你们这一走,就剩下我一个老太太了。这孩子虽小,可是乖巧懂事,之前云师力牧老将军来我这里,也是因为听了小颛顼学话,才答应了支持青阳的呢。”

青阳颇感惊奇,追问之下,嫘祖就把当天颛顼学话的事情讲了出来。

青阳听着,不经意间低头看到小颛顼胸前挂着的那璜玉,心道:“谁能想到,这小小孩童无意之语竟然在帝君大位之争中起到了如此关键的作用,这不正应了四兄弟世代相助的玉璧之誓吗!莫非冥冥之中真的有天意?”

想到此处,青阳不由得心中一动,抬头安慰难过的嫘祖老太太道:“母亲大人莫要难过,小子倒是有个办法让小颛顼能常来看您。”

“哦?”

一瞬间,嫘祖和昌意夫妇都期待地看着青阳。

青阳道:“玄嚣过世,陕地人心惶惶不安,南边伊川之地的大氏族不久前又来求联姻,我看不如改封昌意兄去伊川【1】,再加上陕地,这样河洛西边就会稳妥多了。而且,伊川比盖盈之地离这里近了很多,这样一来,就方便了大家常来走动。母亲、大哥,你们意下如何?”

嫘祖搂着小颛顼脱口而出道:“好啊!”

昌意和女枢也是喜出望外,一起向青阳称谢。

女枢就势对嫘祖说道:“小女家在天池大泽【2】,嫁到盖盈之地前,只知道有都广之野【3】,这次东来轩辕之丘,才明白世上还有这许多大学问。母亲大人既然喜欢小儿颛顼,留他多陪伴就是了。我们日后迁去伊川,来回并不遥远。只求日后奶奶和他青阳叔多多教导颛顼,我们做父母的也就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嫘祖听了,连连点头,转向青阳殷切地说道:“青阳啊,你们兄弟世代帮扶的誓言不要忘记,这教导小颛顼的事情我就交给你啦。”

青阳肃然道:“母亲大人放心,大哥大嫂之托,青阳记下了。”

不久,昌意被改封在伊川,并佩享帝君授权的征伐玉钺,统御陕地和伊川诸氏族。

昌意带着盖盈氏族人来到了伊川河谷,在伊水西岸建立了新的城邑。上古时代斧钺也称为辛,而昌意大君特别佩享了征伐玉钺,所以这个新的大氏族就号称有辛氏【4】。

有休和昌意分别坐镇轩辕氏和有辛氏,青阳放心地回到了汶邑。

汶邑是太昊的城邑,身为帝君的青阳决定在泗水上游建新城小颢【5】作为自己的都邑。为了充实广桑之野的人口,青阳又封了一批河阳之地和东土诸部里的氏族小宗,并把他们迁到了广桑。

这天,青阳刚刚从老太昊处问安出来,就看见柏亮兴冲冲地带着一个人来见。

那来人一脸喜庆,没等柏亮介绍就快步上前来见礼,笑道:“广桑赤民见过帝君,恭喜大人。”

“哦,我喜从何来?”青阳看了看一旁的柏亮,奇道。

柏亮笑而不语。

赤民接着朗声说道:“广桑之野,五凤适至,是为祥瑞啊!”

青阳不解其意,不由得用询问的眼光看着柏亮。

柏亮只得笑着一语带过道:“确如赤民先生所说。我本来托赤民先生安排广桑迁民安置之事,先生更有谏言于帝君大人呢。”

青阳听柏亮这么一说也来了兴致,忙道:“赤民先生请讲。”

赤民再次施礼,收敛了笑容,正色道:“都说青阳帝君谦恭有礼,此言确是不虚啊!在下源自河阳缙云氏小宗,迁封在广桑。如今广桑众民新至,熙熙攘攘,自是一派繁盛景象。然百业待兴,千头万绪,事务庞杂,诚非一人亲躬可济也。惟望大人远宪太昊,用能任道,如此方可不事心、不动力,而如臂使指,上命下达,如此,则广桑可徐徐而治矣。”

青阳听得眼前一亮,赤民说的正是他近来的困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