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听着听着入了定,嘴唇也不由自主地翕动起来,仿佛回到了自己多年前,在私塾中苦苦求学的岁月。

光凭史可法的表情,赵承成便知道,赵家村已经将史督帅深深打动了。

“督帅,一路从黄河边上,逃亡到淮河边上,村里留下的孩子不多了,就只有十一个而已。但他们的学业,草民不敢耽误。特意从宝应县聘了个老秀才,教他们读书认字……”

史可法的心绪被拉回了现实:“可外边在打仗啊……”

他这话一语双关——既赵家村正在应付官军的围剿,也是大明王朝正在面临内外挑战……

赵承成的回答,再次命中了史可法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草民倒是以为,越是这种时刻,就越是要保持求学上进之心。我华夏民族,泱泱数千年历史,几近亡国灭种不知多少次,为何还能延存至今?不就是有人在不断传播和学习圣贤之道吗?”

他顿了顿,又说:“在下并非东林党人。但也知道东林书院门前,高挂一副对联,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是……”

“下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旁的陈于阶接话道。

陈于阶并非东林党人,但他舅舅徐光启却同东林党关系密切,多次在东林书院中著述讲学。

靠着这层关系,他才能在史可法幕中做事。

因此陈于阶对东林党的内幕颇有耳闻,当年杨涟、左光斗的风骨,在东林党中已难再见,整个团体,已成了小部分人党同伐异、谋取利益的工具!

这种事情,陈于阶看得出来,史可法又怎会视而不见呢?

“是啊!这幅对联仍旧高挂原处,可能读懂它的人,普天之下,还能剩下几个呢?”史可法幽幽说道,显然已被深深打动了。

这一切都在赵承成的预料之内。

甚至于,赵承成正在测试史可法本人,看看他是否真的有救国救民救天下的心胸,而并非只囿于东林党这个小小团体的利益。

他立刻趁热打铁:“督帅,赶日不如凑日。草民知道督帅墨宝万难求取,但也恳求督帅能够为本村子弟提一幅字,也好勉励后辈。”

史可法的确惜墨如金。

但气氛都烘托到这里了,史可法想也不想就点头答应下来,快走两步来到私塾。

私塾里正在教书的,是个五十来岁的落地老秀才,并不认识史可法。

可他却认识赵承成,见他亲自带来那么多人,赶紧把他们让进私塾。

史可法欣慰地看着村里这些半大孩子,瞥见教案上有现成的文房四宝,欣然提笔,将方才那一副东林书院前的对联再书写一遍。

一笔写罢,还觉意犹未尽。

远眺窗外洪泽湖烟波浩渺,忽然兴之所至,又取来一张纸,浓墨绘成四个大字“洪波书院”。

史可法的书法,初学赵孟頫,又学苏东坡,用墨浓重、取法自然,结构严整之外,却又别有生趣。

“洪波书院”这四个字,乃是他天韵独成、一气呵成之作,众人观之,无不拍手叫好,就连吃了天大的亏的陈三泰,也是不由自主地含笑点头。

东林党那副对联,赵承成是不准备用的——毕竟东林党里有不少杰出人物,但迂腐、贪婪之徒更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