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云拿着布洛芬缓释胶囊舍不得放下,突然凑近,小声道。

敏敏,我有个主意。

没有下文了?关敏正等着听她想说什么呢,无奈开口道。

大姐说吧。

关云还是有些犹豫,看关敏一直盯着她,深呼吸一口,道。

敏敏,你知道张县丞的孙子高烧不退的事儿吧。

这话一出口,关敏秒懂,但谁也没有接着说下去,一时帐幔内空气似乎都有些凝滞,关敏踌躇片刻,终是点点头,道。

你说说看。

关云这才放心接着说了下去。

敏敏知道张县丞家吗?

关敏摇摇头,记忆里没有关于这个人的信息。不过她以前在网上瞎逛的时候看过关于古代基层权力架构的一些资料。

在古代农业社会,有一个俗语,那就是皇权不下县,意思就是皇权的触手最多伸到县一级,县以下,基本都以德治为主,通常由村长里长以及家族势力负责管理。县衙门通过在民间选聘一些基层管理人员辅助管辖,构成了地方基层的一个管理体系。

县令地位很高,是朝廷委任,但县令往往都是来捞政绩混资历的,隔几年就会走,并不会于此处深耕。

县令到了地方会联合当地有功名的文人,还有大家大族的领袖,维持地方秩序,通过这些地方势力的扶持,最好搞一些水利、民生、祠堂、庙宇等基础建设。然后通过与地方势力搞好关系,通过他们的手去征收各项税款,基本就能取得不错的政绩。

县丞,其实算是地方政务实际管理人,不管谁来此地任这个县令,事实上都绕不开他。

一个县,除了地位最高实际不太清楚本地情况的县令,日常运作主要靠三套系统。其一是掌管政务的人员,县丞为首。其二是掌管学务的官员,学政。其三是地方驻守的军事官员。

县丞都是由本地有功名的人来担任,因为县丞虽然是地方选拔,可也是正儿八经的官,不是吏,是有品级的。

县丞负责全县的所有政务施行和政令推行,衙门里的一大群人也归县丞直接领导。清泉县没有驻军,学政虽然与县丞品阶一致,但学政不负责管理政务,所以基本上把县丞理解为一个县的土皇帝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关敏推测,这个张县丞必定是清泉县本地的举人。

果然,关云证实了她的猜测,也从侧面反应出虽然她没听说过大景朝,但实际上与她了解的古代社会框架是一致的。

关云道。张县丞可是我们余晏镇的大名人,就是白石山的村的张举人,给村里打了两口井,还立了碑的。你还小,可能别人说的时候没注意,不过我在镇上卖豆腐,经常听到他家的事。

张县丞这个孙子,可是四代单传,金贵得不行,你这宝药若真那么万试万灵,不妨拿这药去张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