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府,莺歌燕舞,座无虚席,上首一人,与英国公东西昭穆而坐。相互之间笑语晏晏,而能够在此时与英国公这样的军方第一人昭穆而坐,其身份自然不低。
此人正是成国公朱勇,英国公张辅能够出头,就是因为前任成国公朱能其本就与张辅的父亲张玉交好,后来张玉阵亡,也是他把张辅带入军中悉心教导,更是在后来的安南之战中病逝军中,离世之前让张辅接手了大军的指挥权,这才有了后来张辅的成名之战。两家可谓是不是血亲胜似血亲。
身为两家家主,张辅和朱勇自然关系极好。他也知道朱勇今日登门拜访究竟何意,可是他是实实在在的不想趟浑水,本想着请歌舞蒙混过去,可是看着朱勇那个样子也十分无奈,然后挥了挥手,自有下人赶紧上来招呼,让歌姬们退下了,朱勇这才开口进入正题“兄长,大侄子和我儿都在宫中当值,陛下有伐北虏之心,你可知晓?”
朱勇的儿子也在侍卫之中,所以有些消息自然是能够听到的。
要说在大明,除了皇帝,最有权势的,并不是尚书首辅大学士,更不是将军总兵。而是与国同休的国公,他们的先祖随着太祖高皇帝征战天下,为大明的建立创下了赫赫功勋;不过到了最后能够留下的却不多,蓝玉功高震主,又因为是朱标嫡系更是朱英雄(朱标嫡子)的舅外公;常家,常遇春后人,邓家,冯家,傅友德,细算起来全部都是朱标的嫡系部队,他们在朱标去后也只认朱标嫡子朱允熥,可惜的是朱允熥是个扶不上墙的纨绔子弟,蓝玉又是个直筒子,在太祖还没有定下储位的时候,就召集了朱标嫡系,言“非嫡不得立”。一下子就将正在丧子之痛期的太祖惹毛了。然后历史有名的蓝玉案就这样发生了,也将大明勋贵阶层洗了一个遍,但是魏国公徐家因为知进退明事理,躲过一劫。到了太宗皇帝,因为靖难,又封了一批,其中代表就是淇国公、英国公、成国公,可惜的是,淇国公征战蒙古时落入了北元圈套,以致全军覆没,淇国公邱福削爵,全家搭配海南岛永不得还朝。
剩下的权势最盛的就是英国公、成国公和永镇南京的魏国公了。如今这二位聚在了一起自然不仅仅是聚会。
成国公亦是久经战阵,虽说富贵已极,可是与皇帝保持深厚关系却也是必然的,没看到魏国公嘛,因为徐达的原因太宗的确没办法动魏国公,却也死死的将其按在了南京,远离了政治中心,哪怕掌握着整个南方的军事监督权又如何?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魏国公一系与太宗一系不亲厚。
所以成国公的儿子自然也在朱祁镇的侍卫之中,为的就是打关系。不过也没想到竟是另有收获,得了一个消息之后,成国公就马不停蹄的上了英国公的门,想要得知更多的内幕,谁让如今的英国公是军方第一人呢。
张辅也知道朱勇的心思,也是一脸的苦笑道“皇帝纵有此心,那又如何?而今是谁做主贤弟真的不清楚?”
朱勇到是笑着道“无妨,皇帝即有此心,又有太宗之风,岂不是一件大好事?听闻太皇太后请兄长您教授皇帝军事,可是有建立幼军的打算?”
说实话,张辅最不想看到的就是朱勇找上门的情况,别的勋贵拒了就拒了,论爵位他是顶级的国公,论能力当今天下又有几人有灭国之功?可是眼前这位还真就没法拒绝,先不说叔父的教育之恩,提携之情,就是与朱勇打小光屁股长大,自己后来并肩作战的情分,他都拒绝不了,如今朱勇登门拜访可不仅仅是代表着成国公府,代表的其实是军方之中的勋贵阶层,这些勋贵阶层,其实并不喜欢仁宗一脉;自太宗奉天靖难开始他们其实就是与汉庶人并肩作战,当时身为太子的仁宗皇帝做的就是坐镇后方,保证后勤。
再一个就是仁宗登基以来,其实一直在削弱军权,更是因为“罢一切不急之务”从而让漠南地区逐渐失控,瓦剌能够做大其实与仁宗皇帝的这一策略有些极大的关系。要知道太宗时长城二百里内是不允许胡人出现的,可是如今呢?仅仅是边境骚扰就不说了,前一阵子连大同都震动了,这事儿搁以前都是绝无仅有的。
这对于很多的勋贵阶层而言,是不可接受的,就是张辅,你敢说心里就舒服了?
要知道当初复封之策的时候,张辅是极力反对的,可是有用吗?宣宗皇帝是养在太宗身边的,由太宗皇帝亲手教导出来的,结果呢?不也没打?
可是宣宗皇帝就真的愿意不打了?太宗皇帝亲手教育出来的,缔造仁宣之治的皇帝,谁敢认为他不敢打?而是宣宗皇帝更能认清事实,在综合考虑了当时局面之后,宣宗皇帝发现,他的父皇,仁宗皇帝不愧是懿文太子之后又一个“最强太子”,二十余年的监国太子不是白当的,仁宗皇帝就真的那么好脾气?不是不愿,不是不敢,唯在一个钱字,或者说经过奉天靖难和太宗二十余年的折腾,大明已经到了不得不休息休息缓缓劲儿的地步了,若是再这样打下去,恐怕真的会在战斗中崩溃的,所以哪怕宣宗皇帝再不愿,也得执行休养生息的策略。若是宣宗皇帝是个长寿的,就这样修养和十几二十年的,国力一旦恢复,那些丢弃的地方,自然可以一步步再收回来的。
可是事情就坏在了这里,谁都没想到宣宗皇帝竟然不过三十八岁就山陵崩了,如今紫禁城里面老的老小的小,根本就不是大举起兵的时候,若是建立幼军,那就另当别论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