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在易家村人的不断努力下,都陆陆续续地盖起来了。
稳定下来之后,真就是一片繁荣景象,比起当初在沿河岸边,现在开阔多了。
这次政府组织统一搬迁的同时,也规划了一片土地,建起了一座学校,因为是职能部门新建的,所以,该学校不仅老师大多都是正规的老师,还设有初中年级。
可见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是相当不错的。
易万达的大儿子易隆平,二儿子易隆安在老房子那边的时候,就断断续续地上过了一点学堂,就是学堂不怎么正规,属于自办的那种,既不规范,又没有正规的课本,只是识识字而已。
易万达真有一个智慧的大脑,见新学堂建起来了,就把自己的所有孩子都送到学校,包括女儿易秋霞。
可是,大儿子年龄太大,坐在教室里与一帮小弟弟小妹妹们读书,实在过意不去。
如果跳级上高一点的学班,可成绩又跟不上。两难。
最终大儿子易隆平死活不肯再上学。
儿子长大了,不可能天天逼着他去学校,天天打他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做父亲的易万达妥协了,就依了大儿子,回家务农呗。家里也正需要劳动力。
种田嘛,不嫌人多。种庄稼,跟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一样,人手越多越好。
正所谓,人多好种田,人少好过年。
已经十五岁的半大小男人,到了地里,就是一个得力的种田能手。这是易万达的想法,这易隆平到了田间地头,干活做事,跟他父亲做房子一样,总跟别人不一样,但是,任务还是完成了,就是过程与众不同。
那时候可是走大集体的年代,干什么活,都是由生产队的队长来安排,反正每天都安排有活去做。就跟现在上班一样的,天天都出工分。
没有上学的易隆平,已经开始按正常的劳动力来安排,这天碰着农田的活不忙,生产队长就安排易隆平这一组的几个人,捡满一筐猪粪,交给生产队里,就可以记一个工分。
那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喂猪,到年底就有猪肉过年。就是这猪都是散养的,所以,村庄内,到处可见到猪粪。
易隆平这一组的人,都是差不多大的年轻男娃们,他们都被这个任务忙活了一天,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才勉强凑合一筐猪粪交差,算是完成了任务,挣到了一天的工分。
这易隆平因为分得了这个任务活,闷在心里高兴,别人都老实巴交地上午去拾粪,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还没拾到半筐,人也拾累了,回家吃午饭,顺便偷偷地休息一下,到了下午两三点钟,只得又出去继续拾粪,即使这样子,那装粪的粪筐依然还没拾满,只得厚着脸皮去交差完事。
这易隆平呢,得了这个任务活,当即就回家,一天都呆在自己家里,忙自己的事,他心里有足够的把握,只需分分钟就可以完成任务,何必费一天的功夫。
到了要收工的时间点,这易隆平才不紧不慢地拿起粪筐和小锄头去拾粪去了,不一会儿,易隆平右手拿着拾粪的小锄头,左手提着粪筐,粪筐里满满的粪便,比同一小组的任何人都要多。
这记工分的记分员见易隆平拎着满满的一筐粪便来交差,惊讶地说:“哎哟喂,你在哪里捡的,这么多。”因为别人都是浅浅的一小筐。
易隆平也不直接回答那记工分人的问话,反问一句:“这算不算完成任务了。”
那记工分的人连连回答说:“算,算,怎么会不算呢。”
易隆平赶紧说道:“那我就回去了。”
说完,头也不回的回家去了。这记工分的这位,看着易隆平的背影,再去看他刚卸的粪便,居然是一大堆牛粪。
原来,这易隆平听了生产队长分配的任务后,心里偷着乐,直接回家,在自己家里待了一整天。直到下午五点左右,这才拿起拾粪的工具,笔直去了生产队的露天牛栏处,快速地把粪筐装得满满的,就去记分员那里交差去了。
队长早上也没说具体,反正牛粪也是粪,一样可以肥田。
同组的其他人,足足花了一整天,一上午,再加一个下午,扎扎实实的一天,才勉强把个粪筐堆了起来去交差,勉强混得一个工分。
易隆平就是异想天开,还是成功型的异想天开,分分钟搞定不说,还比别人的多得多。
不服不行。
这就是易隆平的不同凡响之处。
思维决定行动,易隆平的思维方式无疑是独特的。
再说老二易隆安,搬进新居之后,自然也要进学校的,他学习的基础还可以,所以,一进校门就在三年级的班里,也许天生是块读书的料吧,读了半学期不到。直接跳到五年级。
当时农村学校的小学,只有五个年级,也就是到了来年,老二就小学毕业了。
家中的老三易隆喜,易隆乐,女儿易秋霞,都进了学校,分别在一二三年级就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