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宋如芳忙完家里的事情就到学校报到了,宋如岚因为是新生开学要迟两天。魏启明那天帮忙把购置的东西安顿好之后就告别离开,给宋如岚留下单位的地址和电话,方便有事联系,还约定了宋如岚到校报到的接送工作。
宋如岚的舅舅原本要在宋如岚报到这天来送宋如岚的,因为宋如岚说已经叫了省城的朋友帮忙才没有来。不过舅舅心里是疑惑的,宋如岚刚刚到省城来几天怎么会有朋友?也许是大姐宋如芳的朋友吧?
到了开学报到这天,天公不作美下起了雨,夏天的雨势不小,宋如岚把生活用品收拾妥当,检查了录取通知书这些重要证件,等魏启明到来。
魏启明昨天就向好友孙骁勇借车,被对方调侃是要开车去把妹子,魏启明解释是一个朋友刚到省城需要帮忙,孙骁勇满脸不信,从小一起穿开裆裤长大,谁没见过谁呀!孙骁勇当即指出魏启明口中的朋友一定是异性,见魏启明没有反驳,反而诧异了,问他真的是女朋友?魏启明回答说是女性朋友,年龄还小,怕吓着对方。换来孙骁勇一顿嘲笑 ,对这位女性朋友充满了好奇,直言有机会要见见。
魏启明到家里把宋如岚接上后去往南湖大学。南湖大学前临碧波荡漾的东湖,后倚秀如琢玉的南山,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称。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典雅厚重的古建筑群与时尚新锐的新建筑体交相辉映,整个校园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深度融合。
教学实力理科基础坚实、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宋如岚报考的经济管理专业从属于经济与贸易学院,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49年解放后,南湖大学就设立了经济学系,到1981年,正式成立了经济管理系,涵盖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以及财政学和经济贸易专业。
魏启明也是经济相关专业,对南湖大学的了解很多,甚至还认识几个南湖大学的经济学大牛。他对宋如岚说起,宋如岚默默记住,心里很是感谢魏启明的周到细心。
因为下雨的关系,魏启明把宋如岚一直载到学生寝室,先把生活用品送到寝室才陪同宋如岚去报到。宋如岚先前进校门的时候已经在校设的招新点问清楚了报到的流程,所以没费多少工夫就走完程序。
宋如岚和魏启明分开,直接回到分配的寝室里。宋如岚推开寝室的门,看见里面没有人,四人间的房间已经有一间靠门的床已经整理好物品,收拾妥当。宋如岚也选了另外一张床,布置起自己的东西。
没一会寝室门开了,进来一位同学,手里拎着暖瓶,看到宋如岚就打招呼:“同学,我叫柳成玉。”宋如岚连忙停下手里的事情,对柳成玉说:“你好,我叫宋如岚。我是经济管理系的,你也是吗?”柳成玉高兴地说:“我也是,我听生活老师说我们这间寝室是混合寝室,两个是经济管理系的,另外两个同学是英语系的。这下好了,我俩是一个系的,太好了。”宋如岚看着柳成玉,对这同学第一印象就很好,有这么个快乐活泼的室友,自己也感觉轻松许多。
等宋如岚收拾好东西,就和柳成玉一起去食堂吃饭,路上两人都说了说家庭情况。宋如岚知道了柳成玉就是省城人,家里父亲是政府部门领导,母亲是饮食服务公司会计,家里还有一个哥哥,现在在北京某部委工作。柳成玉从小被父母照顾得很好,学习一路优秀考上大学,还学习了书法、绘画和小提琴,多才多艺。大学和专业都是父亲替她挑选的,希望柳成玉大学毕业分配到政府机关工作。
宋如岚也交流了自己的家庭情况,柳成玉听说宋如岚的弟弟在省体校踢足球,满脸羡慕,说是她和哥哥从小被父亲教育多读书多学习,对足球比赛都没看过几场,希望有机会宋如岚带自己去看她弟弟的足球赛。
宋如岚和柳成玉相识两小时就像老朋友一样了,两人说了很多话。回到寝室后,另外两位室友已经来了,一问,果然是英语系的,这下室友天然分成了两团。宋如岚和柳成玉去其他寝室打听,认识了经济管理系的新同学,约好明天一早就要到教学楼报到。
宋如岚和柳成玉还有其他几个女同学第二天一早相约来到经济管理系的教室,等同学们到齐,辅导员来点名,一共三十人,男同学十六人女同学十四人。用辅导员的话来说是两性分配最平均的班级,不像冶金地质专业,都是和尚班。接下来就是同学们介绍自己,全班三十个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年龄也有两三岁的差别,本省的同学比例高一点。
接下来就是领书籍和课程表,辅导员暂时指定两位同学处理班里的事务,宣布同学们准备好竞选演讲,三天后举行班(团)干部竞选。柳成玉问宋如岚会竞选哪个班干部席位,宋如岚回答说自己志不在此。柳成玉也不好说什么,就自己去准备了。
宋如岚心里清楚,自己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获得优秀的大学生称号以换来四年后毕业时分配到好单位工作,因为大学生毕业分配从1996年就会取消。其实,在94-95年之前,大学就已经不完全包分配了,新说法叫双向选择,各种国企、研究所、机关等到学校来要人,有不少其实是定向地要人,供需情况各专业不等。
以前的大学毕业分配是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或中专毕业生就业按国家下拨的计划指标进行统一安排。毕业分配制度强调的是“服从国家”,对个体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就业要求等不太重视。毕业分配在特定时期内,起到了推动人才流动和资源调配、协调不同行业和地区利益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其弊端愈发显现。
对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分配制度统得过死,包得过多,毕业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不能事先了解、互相选择,容易造成人才配置与岗位的不适应,不利于调动三方积极性。其次对用人单位来说,只有接收的义务,没有选择的权利,不管是否需要,全部按计划分配,容易在造成人才积压浪费的同时,又难以得到急需人才的指标。
还有对学校来说,统一分配毕业生,割断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课程的设置和专业结构可以不考虑社会需求,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实践检验。对大学生来说,一进校门,就捧上“铁饭碗”,成了当然的“国家干部”,毕业即就业,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分配时,处在“听天由命”的被动地位,无法按自己的能力、特长和爱好选择合适的工作。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