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关点起三十名保安队员,各自带了复合弓、充足的羽箭、步枪枪托和刺刀、装满食物和水的作战背包,特别是每人携带了三枚手榴弹,骑上马,向散关飞驰而去。

大散关,是关中和巴蜀之间的门户,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

历史上许多战役在这儿展开,留下了许多故事和诗歌。

传说老子西去的时候,关令尹喜非要他留下点儿东西,否则不让走。老子没办法,磨蹭了一个多月,写了一篇《道德经》,共五千多字,成为道家的经典。

王勃、王维、李商隐、陈子昂、李白、杜甫都曾经到过散关,留下过诗作。

曹操征伐张鲁时曾经写过《晨上大散关》,其中四句为:

晨上散关上,此道当何难!

牛顿不起,车坠谷间。

可见散关之难行。

吴关带领保安队员经一天一夜的疾驰才来到散关,却见来往之人倒是不少,毕竟是关中巴蜀之间的要道,人们在两地之间通行必然要走大散关。

守卫散关的是将军李抱玉,他看着吴关的队伍穿着打扮都很奇怪,不由多看了两眼,但是吴关持有县衙开出的“公验”,本身也是一个武散官,便放行了。

众人走上散关城口,只见南面崇山峻岭,深沟险壑,山气迷蒙,地势险要无比,心里都惊叹一声。

出散关后就是陈仓故道了,一行人骑马顺着嘉陵江逆流而上,只觉道路崎岖难行,实在是不虚此名。

到了中午时分,已经走了近百里路。

吴关按照草图指示,带领人们进入了一个小岔路。虽然说是路,但是碎石遍地,已经不能骑马,众人都下马牵着马小心行走。

越往里走越是心惊,只见层峦叠嶂,山气迷茫,已经没了道路。

但是草图的方向仍是指向大山更深处。吴关令众人停下歇息,和韩奴儿几个人研究草图,商讨是否继续前行。

苗有期出生在山里,自小从山里长大,对这些满不在乎,说道:“这几道山算什么!我看不远了,再走二三十里就能到,我们加快脚步,天黑之前肯定能赶到。”

吴关点头肯定。于是众人又深一脚浅一脚地赶路,速度反而越发慢了。由于山路崎岖,马也不容易行走了,吴关只好留下十名保安队员看护马匹,其余二十名保安队员跟他继续前进。

到了傍晚时分,众人终于来到一处石崖下面。按照图中所说,他们站立的地方就是红崖沟了。

但是四周都是黑皴皴的岩石,哪有红色?吴关仔细观察那悬崖,都是坚硬的岩石,根本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众人又四处搜寻了一阵子,没发现什么异常。

难道地图是错的?

为了防止危险,吴关命令保安队员分散开,并适当隐蔽,吃干粮休息。

走了近一天山路,众人都是疲劳不已,纷纷从作战包里取出食物开吃,打开铁皮壶喝水。

这铁皮壶还是吴关让史密打造的。里面的水存放时间长了就会有铁锈味。但是没办法,现在的材料还达不到制造轻巧健康的水壶。

众人边吃边观察那石崖。吴关见天色已晚,心想晚上生一堆篝火,就在这儿过夜,第二天再在附近找一找。

夕阳西下,天色渐黑。

忽然有人叫了起来:“红色!”

众人扭头看向那山崖。只见落下的夕阳光线穿透山气和云雾,散射开来,照在悬崖上,正是红通通一片,就如火烧一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