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上最灵验的经文,一念悟天道解千愁!(只传有缘人)。

道门 《太上老君内观经》简称《内观经》又称《内视经》,撰人不详。约出于魏晋朝。陶弘景曾引过此经,是道教的经典着作之一。

《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发展战国道家祖师列子的养生思想,义理通明,文字优美通畅,韵古义幽,言简意深。若以传统经典来修持,对精神灵性修持上的提升,将会有所极大收获。若当古文来细细欣赏品读,可谓中华文字组合上的极致美感体现。

千百年来,获得精神悟境的圣哲,文字大智慧皆从心念自然流露。由内而外,无不宁静无为;起思动念,无不利益众生;神思所到,无不字字精巧,句句珠玑,当中不含一丝瑕疵。无事偶来品读,犹如把玩一块温润无瑕的美玉。此经以修心为修道之说,宋金以来对道教诸派尤其全真一派之教旨影响颇大。

《太上老君内观经》译文

太上老君是道教道祖,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一,道教的理论依据是道家。要了解内观经,我们必须了解道家的宇宙观,也就是世界是怎么产生的。

道家认为,宇宙产生之前只有茫茫的道,这个“道”既是宏观的概念,又是微观的概念,所谓茫茫一片,这是宏观的,也就是说这个“道”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至大无外”的程度,也就是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它的外面;那么微观的小又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至小无内"的程度。

在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状态下,有一位"主宰"之神,称为"元始天尊",然后,这个"道"不知什么原因开始动了,一动便有"灵炁",究竟是先有"炁"才会动,还是先动了之后才有"炁",这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总之,这时有了"灵炁",又有一位"主宰"之神,称为"灵宝天尊"。这个具有"灵炁"的"道"运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就好象一个看不清的"点"在旋转,并且一转越大,有点象一个太极阴阳鱼,逐渐可以看出其有所分化,这个道所分化清楚的两面便是"两仪",即"阴阳两仪",注意:这个"阴阳两仪"是道的两面,而不是道一分为二变成两个东西,在这一状态下有了一位"主宰"之神,称为"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所代表的阴阳两仪,再进一步运动之后,便是阴阳二气,万物就是这阴阳二气所产生。至此,这个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三清之后,也就是万物生成之后的一个万物主宰之神叫"太上老君"。这个便是道教的"创世纪",而这个"创世纪"是得到了科学的验证。这并不是凭空乱说,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就专门着书用天体物理学的方法来解释过这一创世纪的伟大理论。

既然万物一切是由"道"产生的,那么万物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有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了解世界,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来找出这个规律呢?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引起注意,那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想要明白这两句的意思,先得搞明白,古文中的"妙、徼"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妙"是事物的"内在奥妙"、"内在本质"、"内存联系";"徼"是事物的"外在轮廓"、"外在表现"、"外在边界"。

事物是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因此,我们观察事物发展趋向时,要"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去思考,要向"宏大"的方向思考;而如果我们要观察事物的由来时,就要"逆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即"顺着"发展的来源去摸索,要向"微波"的方向思考。这就是"常有"和"常无"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一个是顺着思考,一个是逆着思考。

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是有许多发言人的相似,电子围绕原子核转,而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许多原子按一定规律组成分子,而许多太阳系组成银河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世界的规律为什么如此相同而又如此不同呢,老子也同样在《道德经》中告诉了我们,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层层地效法而来,这就为我们观察事物的变化提供了方法。

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宇宙,人成了万物之灵,观察人自己同样可以了解阴阳五行的作用规律,从男女受精,经过十月怀胎,这预演着人类产生的一个缩影,从这个缩影可以了解阴阳变化、五行之气的所属,以及处理病变的方法。所以,大家来听讲解《内观经》,并不是说逐字逐句地翻译每一句该文言,那样你仍不能起到内视的效果。必须了解道家的大道规律,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才能入精入微,才能致虚极,而守静笃。

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

译文:对于人体来说,天地就是指父母,媾精就是阴阳交合,然后便开始阴阳交融生长发育,并且秉承父母的灵气,这便是"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现象。父母从和合开始,这个还未形成的人但开始生长,一个月生变为"胞孕",两个月形成"胚胎",后面三、四月中,什么是魂、什么是魄,魂魄与神精直接相对应,人无神则魂丢,魂在则人的神在,人就有灵气,如果一个人精不足,则此人无魄力,有运魄力的人一定精神饱满。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谓之天魂、地魂、命魂,七魄谓之天冲、灵慧、气、力、中枢、精、英。这三魂七魄各有阴阳,三魂属阳,主动主生,七魄属阴,主静主形,失魂落魄之人,一定站立不定、痴痴呆呆。

"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前面四个月是"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这儿开始"三生万物",五脏六腑全出来了,从而分藏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第七个月,由里及外,五官等功能也逐渐俱全,第八个月,神经系统也已经有所知觉,第九个月方方面面也基本生成完毕,第十个月瓜熟蒂落,马上就可以哺乳喂养。

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

译文: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人体的控制系统在头部,相当于人体的CPU,)五官也集中在头部,所以能"照生识神"与魂魄相通。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脑相通,所以人的生命本元在心。

这一段内容中"司命"、"无英"、"白元"、"桃核"等都是被道教神化了的穴位之神,有关知识还必须阅读《黄庭经》、《太清中黄真经》、《思九宫五神法》等许多道家书籍。《黄庭经》谓人体中有八大神宿卫,二十四位真人,诸如发、脑、眼、鼻,耳,舌、齿、心、肺、肝、肾、脾、胆等等皆有神主之。

《太清中黄真经》中云,人体"五脏六腑百关九节有神百万"。而在这些神灵中,最重要的则是"泥丸"、"司命"、"无英"、"白元"、"桃孩"诸神:"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魂,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心源也。无英居左,制三魄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天体有诸"宫",人体亦有与其相对应的诸"宫",而无论天体之"宫"还是人体之"宫",均为同一神灵所辖。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体诸神不过是天体诸神之气化。如《思九宫五神法》中说,"九天九宫中有九神,谓天皇,九魂变成九气,化为九神,各治一宫。"

鼻吸天气,口食地气。天之元气经鼻导入泥丸,这儿也许有人要问,氧气应该是吸入肺部,为什么是头部的泥丸宫呢?其实这正是西医和道医的不同点,人呼吸臭气首先是头脑感到恶心,人呼吸鹇空气,也是头脑首先感到清爽,道医所说的气与西医所说的气是不同的东西,这个气应该写成"炁",而口吃食品,按道医也是气,这个气应该写成"气",是地气。正是这种气与神明相通,与动静相关,因此我们才能内观,才能明白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

译文:五脏与五神(即神魂魄精志)的关系是这一节的关键。神在心,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这五神的核心是"心神",五神与一行的关系是心神属火其色赤,肝魂属木其色青,肺魄属金其色白,肾精属水其色黑,脾志属土其色黄。这些都是道医的基础知识,心神定则五神各守其舍,心神散则五神各出其位,导致神情惶惑。所以,心神为一身之主,能控制其它诸神,内观也主要靠心神意会。

心为什么是火,因为秉受太阳之精。"荧惑"是古代天文中的火星的别称,道医是讲究天人合一,在这方面有许多书已经失传,非常遗憾。"三叶如莲花",也是从天文一类讲的,可惜我解释不了,我在猜想,这是不是在说"心"这一个字,但不管怎样,心与神(也叫神明)是相互依存的。

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

译文:这一段以及下一段文字,都是接在上一段的内容,因其太长,是我人为分开的。"神"这个东西属于非物质形态,所以从颜色、大小、长短、曲直、刚柔、厚薄、方圆等方面来内观这个"神"是不可能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得到,感觉到"神"这个东西,大可等同天地,小基于毫芒,制约住但身形一切端正,不控制住则身体理智一切失衡。清静则肾水压制住心火一切处于平静,浊燥则心火过旺,肝木损而肺金伤,魂飞魄散,六神无主。

心神可通达四面八方,上至九霄下至五洋,却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迷失,任何一个干扰都可能打断心神的思维,所以只有在极其虚静的情况下,心神才能通达自如,这就是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永远保持"无为"的状态,心神才能一直安宁,从而保证身心不疲惫,精力旺盛。所以,"神"这种无形无名的东西,祸福吉凶全由它所主宰。

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译文:圣人之所以要确立君臣是为了要明赏罚,设官僚订法制是为了限制人的行为,从而使人心不乱。人之所以难以制服,就是因为人心在动。一旦某事打动了人心,便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行动。所以说心灵是控制行动的源泉。佛教里也有类似的故事,一群和尚看见风吹旗飘,于是有人说是旗在动,有人说是风在动,这时慧能告诉大家,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你们的人心在动。我认为慧能也说得不对,应该是风也动旗也动,从而引起心在动。

如果不能引起心在动,人便感觉不到风动旗动。有一例子可以证明,一次和朋友一起向车站急赶,见朋友看了一下手表,我马上问他几点了,他神情一呆说:"啊呀我忘了"。虽然他看了表,但表的时间没有打动他的心,所以他感觉不到。这实际上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

心神清静便能身心安息,当然就可以万祸不生。所以,社会上的一切动乱,包括流浪生死、沉沦恶道,都是心的不平衡所造成。人的心情、人的情绪、人的爱憎等感情方面,也是受心神的支配,所以有人感叹道:"世上的人见多了,便有些淡然,淡然的是那些并不真切的情感的膺品,淡然的是那些琐碎的情感的坷垃。早已知道,今日的人们就象地上的蚂蚁,会无端生出一种忙碌,一种丰富,那柔肠百结,悉肠百结,拆开来看只不过是缠绕成团的一段空白时间。"

由于人心不齐,又有感情与欲望的纠葛,使得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人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社会也由此变得庞杂无比,这就好比牛马陷入淤泥之中,欲拨不能,只能越陷越深。这儿就引出了道家治国治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许多人解释这一观点总有点牵强附会,今天我们可以完整地来解释这个"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认为人在刚出生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后因环境影响,社会教化,眼贪色,耳贪声,口贪味,从而产生各种欲望和需求,无限的欲望去争夺有限的资源,使人也同样陷入泥潭。所以,道家要求人绝圣弃智,使身心保持清静自然,人便可以减少欲望,没有欲望便没有行动,便没有纷争,从而社会安宁和谐。

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之所以传说是无为而治,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类,其主要敌人是洪水猛兽,人与人之间最需要合作和帮助,所以当时能够无为而治。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便开始"富贵生淫欲",有了欲望便有纷争,社会开始混乱,逐步走向礼治和法治。社会和我们个人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内观,就必须要澄清思虑,使身心保持清静才能洞察一切。

老君曰:“ 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译文:

"谛观"是一边看一边仔细地辨析。人自身是从虚无中来,姻缘相会便能积聚精气,和合相生,效法天地的生成,阴阳相互作用,五行暗属其中,与四时相应。下面几句中的"华盖",不是指皇帝马车的盖子。太阳和月亮的周围因云层的折射会有一圈一圈的光圈,这些光圈被称为"日华、月华",根据云层中水份的多少决定日华月华的清晰度,其中离日、月最近的一个光圈被称为"华盖",这样一说明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眉为华盖了。眼与光明相接,所以喻为日月。昆仑也是指的泥丸宫,用头来比喻比较好理解,至于为什么发为星辰,不管怎样解释总有点牵强附会,那就不解释了。

人为万物之灵,这已经没有什么好解释了,所以人要珍惜自己的性命,道家属于养身哲学,希望人长生而不是涅盘。通过内观自身,就可以体会到人的尊贵,如果人不珍惜自己这来之不易的清静之身心,则必然会自欲纵行并染上各种凡尘俗物,玷污自己的身心。当你内观之后,你就会明白外物和自身谁更重要。要想守道长生,只有为善保真,而世上愚痴,忙来忙去,虽辛苦却徒劳无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