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了一段,却见到有一户人家,一个篱笆围成的院子,虚掩的柴扉,破旧的茅屋,门开着,但里面黑黑的,看不清什么状况,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石头上去敲了敲篱笆门,喊了一声:“有人吗?”

茅屋内走出一个干瘦的老人家,一身文士装束,看样子年纪不小了,但精神矍铄,背着手仰头斜眼的看着石头,没好气的说:“干什么?”这一看就知道是个脾气不好的老头,石头心想完了,估计是没什么希望了,但是事已至此,也只得说完。于是行礼说道:“老人家,小人家遭变故,只得远去岳州寻亲,行路数日,已经身无分文,三天来就吃了一个馒头,不知老人家中可有什么零活交给小人做的,也好换顿饭吃。”

老头面色鄙夷的斜眼看了他半天,说道:“也罢,看你身强力壮的,我正好烧柴快没了,你拿上我的斧头,去替我打一担柴来,天黑之前回来打回来,我给你几个杂粮馒头便是。”

石头一听,喜出望外,连忙拿了斧头和绳子就进了树林,石头之前干了十年长工,本就是长于此道,自然得心应手,更难得的在他准备放弃之前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希望,自然是更加卖力,专捡好的柴火打了比寻常一担要多很多的一大担柴背了回来。

石头兴冲冲的回来把柴放到院子里,又将柴堆仔细码好,此时天才刚刚黑,老头一直翘着脚坐在院子里看着,却仍然没有什么好脸色,直到石头干完,才没好气的说道:“打的柴这么差,简直就是糊弄老人家。”

说罢将手里的和包袱扔给石头:“拿去拿去,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不长进,干个活都不像个样子。”边说边摇头叹息着进屋去了。石头心里着实气闷,他这都是他捡着上好的成色打来的柴火,还多出了一半的量,却没落着句好话,不过还好好歹是换来了几个馒头,也算是两不相欠了,想罢也没告辞相谢,理所应当的拿着包袱转身走出了院子。

走出四五丈,因着石头的听力异于常人,却听得屋里有别人说话了,石头早先就觉出屋里还有一人,也没在意,现在听得里面那人说话,想不听都不行。却是一个老妪在数落那老头子:“你这老头就是性子怪,我们明日就要离开此地,哪里还用得着烧柴?人家明明打的是好柴,分量还多出那许多,你却还要数落别人,我听着都生气,小伙子本就可怜,人又实诚,你既是有心,给他几个馒头就是, 何必这么戏弄于人。”

听到这里,石头已经由气闷转为怒火,原来自己是被人戏耍了,刚想将手中馒头砸到地上回去找老头算账,却听那老头也说话了:“你个老婆子懂什么,老头子我阅人无数,看那小伙子虽然落魄,气性却挺高,平白的施舍,那是辱没了他,所以寻点事给他做,况且他还要继续赶路路,我看他这般实诚,迟早被人骗,所以才故意恶言相向,让他知道世道艰难,人心叵测,今后在路上也好多留个心眼,你懂个什么!”

听到这里,石头的眼里顿时就模糊一片,泪水差点就忍不住流出来。他终于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老人先是让他明白要得到就要先付出,而后让他明白了世道险恶,又让他领会了好心也是会被人践踏的,再让他明白了只要理直气壮,就不需要对别人低三下气。最后,因为自己超乎常人的听力,又更意外的让他知道了什么是人间至善!

此时,石头的心境豁然开朗,忽然明白了许多道理:施恩于人,是小善,施恩图报,是伪善,施恩不图报,是正善,像老人家这样用可能会让人误解甚至怀恨在心但却是实实在在为对方着想并能给对方最大帮助的行为去行善,才真可谓是至善,至此,石头恍然间就经历了一个心理上的成长,心智也由此成熟了许多,怀着无比感怀的心情,石头转身跪下,恭敬的向着小院磕了三个头,起身擦去滚落的热泪,再次信心满满的继续上路了。

其实善恶就只在这一念之间,石头这样一把绝世利器,是善还是恶,真的是会关乎天下苍生的安危的。谁也没想到,一个隐居的老文士,一次无心的举动,却奠定了这位新晋黑衣刺灵向善的心性,正因此,之后都有他参与的三段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大事,才有了足够的变数。

~~~~~~~~~~~~~~~

大明京师里,朱棣再次御驾亲征北伐已经万事齐备,一到八月初一,朱棣就立刻带领文武大臣率领大军出发了,这一次,依然还是留下太子监国理政,汉王掌管京师大营和京城防务。只是这一次,原本该随驾的内阁大臣杨寓却忽然重病卧床不能随行,改为内阁首辅杨荣随驾北征。

此时的大明,不管朝堂还是江湖,都已经是暗涌喷薄,搅动天下的大局,也已经走完了序章,开始进入正题!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未完待续——

~~~本文为长篇历史小说《大明危局》第一卷·第十六章,如果觉得还不错,敬请点下方蓝色书名加入书架订阅更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