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书斋合作已久,书斋的掌柜的对他也比较熟悉。
书斋掌柜见到柳熙,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才说道:“柳秀才,你这是赶考回来了?”
“冯老板。”柳熙先是行了礼,才说道,“您有所不知,赶考途中出了意外,没能赶上乡试,便早早回来了。”
“原来如此。柳秀才这次过来,可是上次的书已经抄好了?”
“正是。”说着,柳熙就将抄好的纸张都拿出来。
这段时间加上前段时间,他一共抄了五本《中庸》,这书是考秀才的必读读物,在他们青山县一直很有市场。
冯掌柜动作麻利,噼里啪啦拨着算盘。
“《中庸》一本七百文,计三两五钱银。”掌柜拨算道,拨完问道:“柳秀才这次可要拿了纸墨回去?”
“要的,这次便先拿两刀吧,再拿两块墨锭。”
“好的。”说着又拨弄起算盘来。掌柜的很快就算清了账,扣除纸和墨,还余二两三钱银子。
这年头纸贵,柳熙也已习以为常,点头应了。
结清后,冯掌柜痛快地给了银子。
“这是银子,你拿好。”
银子算好,冯掌柜才又说起其他事情。
“柳秀才,城东林东家夫人要为小儿开蒙,想要寻一册楷书千字文做字帖,且指明需秀才公抄书,不知你可感兴趣?”
提出这种要求,往往主家有着沾沾秀才公喜气的意思。柳熙即便是在本朝,也是相当年轻的秀才了,冯掌柜十分属意他来抄写。
“林夫人出价二两银子,只需在一月内完成便可。”冯掌柜又道。
时下《千字文》一册抄书通常三百文,二两银子实属是高价了。
近期正是缺钱的时候,柳熙略一思索便应了下来。
“可,我会尽快完成。”
书斋人来人往,店家还要接着做生意的,两人没在店里久留,拿了自己需要的东西就赶紧走了。
“接下来我们直接去你老师家吗?”
“嗯。过去吧,早些拜访过老师,早些陪你去买东西。”柳熙说道。
闻言苏南浔露出笑来,他心里确实对小鸡苗很是期待。
*
柳熙的老师姓方,家就住在青山县县城。
听柳熙说这位老师也是大河村人,早年曾在大河村教附近孩童读书。因着他教学水平不错,没几年就被邀请去县学,此后就举家搬来了县城。
柳熙小时候父亲还在时,家中条件尚可,被家里送到学堂读过两年学堂。当时方夫子就很看好他的读书天赋,只可惜后来柳熙父亲去世,不得不断了学业。
方夫子觉得他这孩子天赋极高,就这么放弃可惜,便送了他几本书,让他在家中自学。
没想到柳熙自学也依旧学的极好,方夫子心中爱才,此后便将他收为弟子,允许他在自己休沐时带着课业去家中请教。
柳熙说这些时,眼中满是对老师的敬重。
苏南浔听着觉得那方老师真是个好人,要不是他只怕柳熙此时还在地里刨食。
他在古代待的这一段时间,每天跟着村中人的作息下地,算是对农人的辛苦有了一定的了解。
两人一路穿过几个街巷,到了一家挂着方宅匾额的门外。
柳熙理了理衣冠,站在方家门外,轻轻叩击大门。门内不多时便传来应门声与匆匆地脚步声。
大门吱呀一声,被人从内拉开一条缝隙。
来人抬头看着他们,随即便是一脸惊诧:“柳公子,你这么早就回来啦?”
这些天几乎每一个认识柳熙的人见到他都会这么问,苏南浔都已经习惯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