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国丧的缘故,元符三年的太学生毕业考,也就是殿试,推后了一个月,在草长莺飞万木葱茏的四月举行。杨光华毫无意外地考中状元。这个结果,巩固了杨光华在世人眼中的才子地位,也进一步提升了杨光华在徽宗心目中的形象和分量。

由皇帝钦点的状元人选一经公布,先发榜,接着就是皇上召见。这是考中者的荣耀,也是一种资本,更是接近皇上、在皇上面前展示才华、给皇上留下特别印象的绝佳机会。

自从那个晚上被徽宗召见长谈之后,杨光华再没见到过皇上。他只是个没有任何地位的小小太学生,本就没有资格面见皇上。

而徽宗呢,忙,特别忙。在太后的提点和督促下,他要尽快地学习做皇上的各项业务,还必须办好先帝的国丧,再加上每天给太后请安、后宫的一系列事情等等,作为一向自由自在、潇洒快活的小伙子,突然被这么多事情缠住,又必须尽快学会且要做好,每天都折腾得腰酸背痛头发晕,哪还能想得起杨光华?

等徽宗主持殿试、看到杨光华的答卷时,竟然心跳猛然加快,几乎是看都没看,就点了杨光华为状元,点完了才把答卷看了一遍。现在,要召见杨光华了,徽宗更加觉得,自己跟这个天才青年有一种特别的缘分。因此,他要作出一个特别的决定。

此时,徽宗想起了太后多次对他说的话:“当皇上,不只是个名声,也不只是摆个皇上样子,而是要有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才干,要有雄才大略,才能当好皇上,也才能保证咱大宋江山永固啊!你要抓紧历练,还要抓紧物色能辅佐你的人才。”

人才!在徽宗的心目当中,光华不就是最优秀的人才么?而且是自己的知己。对这种人才加知己的人,他是必须要重用的。

四月初九上午,阳光明媚,春风荡漾;垂拱殿外,杨柳依依,丹桂飘香,呈现出一派繁华似锦、如意吉祥的氛围。大殿门前的大理石鳌鱼浮雕,在阳光下清晰灵动,似要跃起一般。三年一度的殿试前三甲发榜仪式就在这里举行,然后,就是三甲学霸接受皇上的召见。

按照惯例,三人先依状元、榜眼、探花次序,在鳌鱼浮雕前站好,朝廷三省六部和地方各路的代表列队站在他们身后,先由礼部尚书主持,宰相章惇为他们发了榜,众人一起欢声贺喜。

接着,只听一声“皇上驾到”!全场人员恭敬站立,向皇上行作揖礼;状元、榜眼和探花则一起向皇上下跪,状元跪在最前面,头抵着鳌鱼浮雕的头,这是“独占鳌头”的意思。徽宗迈着稳健而轻盈的步子,走到给他准备好的龙椅跟前,微笑着环视一周后,目光落在了杨光华身上。若按正常程序,皇上只需说一句:“平身吧”!然后开始接见三甲。但徽宗偏偏不按惯例来,他竟然伏下身去,伸手扶住杨光华的左肩,还故意把嘴靠近杨光华的后脑勺,先徐徐吐了一口热气,然后说了一句:“这不是我大宋朝第一才子杨光华吗”?

这话说得清亮明快,声调又高,全场人都听得清清楚楚。章惇在看到徽宗低头伏身的时候,就想前去提醒皇上不能这样,可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看着徽宗率性而为了。徽宗这句话,等于向全天下昭告:杨光华是“大宋朝第一才子”!

杨光华抬起头来,看着徽宗,朗声回道:“小生

杨光华叩见圣上”!

徽宗看着杨光华,笑着说:“好!人才辈出,这是咱大宋朝兴旺发达的希望啊!平身吧,都平身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