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考题……变了!
时间终于来到6月27日。
星期二。
河元二中199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的第一天。
为了避免考试的时候犯困,苏杭昨夜不到11点钟就躺在了床上,但心里想着事情,患得患失之下,怎么都睡不着,又爬起来看了大半个小时的语文课本,终于迷糊过去。
早上没设闹铃,还是五点钟准时醒来。
苏家夫妻两个都看到了儿子最近的努力,也知道这几天期末考试,不仅精心准备了早餐,苏杭临出门,苏全民还掏了二十块钱递过来。
苏杭一手扶着车子,见状,只接了一张10元钞票:“爸,这就够了。”
即使家里状况还好时,苏杭也不是大手大脚的人,何况现在。三天考试,无论如何用不了二十块钱。
见儿子不要,苏全民正不知怎么说,何芬抽过剩余的10元钞票强塞到儿子手里,笑着道:“小溢不是说你交了女朋友吗,这几天也请人家吃点好的,男孩子可不能小气。”
苏杭握着两张钞票,没再推回,也没打算乱花,心里再次K了下张溢的大嘴巴,反驳道:“都说了,不是女朋友。”
开始临阵磨枪。
然而,这一次,虽然第二道选择题还是成语挑错,但,只看第一组成语,本来的错处该是‘鸠占鹊巢’的‘鹊’,用了另外一个‘雀’字,但……眼前却没有‘鸠占鹊巢’这个词。
语文考试时长是150分钟,相当于平均一分钟回答折合1分的题目。
第四组,群英汇萃,这个有些难,但苏杭还是轻松找到,因为在之前的习题册上遇到过,‘汇’字错了,应该是‘荟’。
计划中语文至少保底的20分增益,以及,其他各门课程的先知考题。
苏杭拿到试卷,把剩余一叠传到后面,立刻看向卷面。
苏杭只留下必要的文具,还有那只没有表带的黑色电子表,然后与很多同学一样把书包放去不远处的花坛上。
转向第二组。
曾经的答案是‘C’。
再翻。
上午的语文考试9点钟开始,不过,苏杭知道,提前半个小时监考老师就会过来,随即进入准备时间。
苏杭默默吐槽几句,直接推车出门:“你们忙吧,我走了。”
我的重生福利啊!
大概率,都没了!
苏杭也很快想明白怎么回事。
苏杭稍稍确认选段内容和问题都没有太大偏差,重读了一遍题目,就开始写下记忆中的标准答案。
迅速翻页,寻找另外一处之前也记起的古文填空……算了,不填空了,大题,那道《包工身》选段的大题。
最后短暂复习,就听到监考老师提醒准备的声音。
而那几天,自己这只‘蝴蝶’,连校长都‘扰动’了,更别说各位老师。
何芬继续:“等考试完了,带回来给妈看看。”
你还有什么没和我妈说的?
与张溢汇合,又在桑河桥头接上甘欣,三人来到学校,还是早上的七点钟不到。
这下就省了至少7分钟。
27日到29日三天的考试,大致时间安排是上午一场,分别为语文、数学和外语三大主科,语文是两个半小时,另外两门为两个小时。下午则是两场,政史地,理化生,考试时间都是90分钟。
于是没再急着继续答题,而是转向了最后的作文。
回答完这一道,再看另外一道古文阅读理解,《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一段……这个,印象更深刻。
作文题目很简单,两个字,‘故乡’。
当听到监考老师可以开始答题的提醒,苏杭又怔了一会儿,才做了个深呼吸,努力调整心情。
轻松抓到。
然后就是现在。
苏杭很后悔,强烈后悔。
再次填上答案,苏杭想了想,转向刚刚的《故都的秋》阅读理解。
好像,没什么难的。
当语文试卷全部完成,看了眼时间,还剩18分钟。
苏杭没有提前交卷,又从头开始检查,仔细斟酌。
自家学校的期末考试,试题当然是自家老师来出。
提前十分钟,语文试卷送达,监考老师一边分发试卷和草稿纸,一边提醒,到时间才能开始答题。
同样要求选择拼音全对的一组。
重新翻到之前,还是打算先做第二道的成语挑错。
有些乱。
于是,800字的作文,苏杭先在草稿纸上细细列了一份提纲,又根据提纲在脑海中大致勾勒文章全貌,十多分钟后,才终于开始落笔,时间充裕,为了卷面整洁不出错,也为了字体更漂亮一些,苏杭写得更慢。
于是去了趟厕所。
叛徒!
按照语文考试惯例,60分的作文题目,要留足一小时的时间,还要提前阅题,提前构思。
另外三组成语,因为在习题册上有原题,哪里出错,苏杭也一清二楚。
教室内课桌已经提前散在各处考点,大部分学生个人物品也带回了家,今天没有早自习,因此很多学生都还没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