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煤油是无色透明的,闻上去和普通的煤油没什么区别,而且不易挥发。燃点大约在3000℃,别说用打火石了,就算用明火也是点不燃的。因此对于运输条件还没有那么苛刻,倒也不用过多担忧。
但关于液氧运输却是一个麻烦事;虽然液氧本身不可燃,但它能强烈地助燃,火灾危险性为乙类。它和燃料接触通常也不能自燃,如果两种液体碰在一起,液氧将引起液体燃料的冷却并凝固。凝固的燃料和液氧的混合物对撞击是敏感的,在加压情况下常常转为爆炸。有两种类型的燃烧反应,这取决于氧和燃料的混合比和点火情况:一种是燃料和液氧在混合时没有发生着火,但是这种混合物当点火或受到机械撞击时能发生爆轰;另一种液氧与燃料互相接触之前或接触时燃烧已经开始,着火或燃烧并伴随有反复的爆炸。
当液氧积存在封闭系统中,而又不能保温,则可能发生压力破坏,当温度升高到-118.4℃而又不增加压力,则液氧不能维持液体状态,若泄压不及时,也会导致物理爆炸。液氧积存在两个阀门之间,可导致管路的猛烈破坏。如果氧气不泄出或压力不适当排除,当冷冻失效时,将导致贮箱的破坏,真空夹套贮箱中的真空失效。如果系统不能受额外负载,则会引起蒸发加速和排空系统破坏。
由于液氧沸点极低,为-183℃,当液氧发生“跑、冒、滴、漏”事故时,一旦液氧喷溅到的人的皮肤上将引起严重的冻伤事故。
还有空气中氧气约占21%。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引发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浓度的混合气体时,会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发生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60kpa~100kpa的环境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如果说没有专业设备,谁都不敢运输火箭燃料。毕竟这玩意太过危险,处理不好很容易出问题。历史上很多火箭在没有发射前就发生爆炸,那可都是燃料出问题。
好在科氏工业作为全美最大的化工集团,本身又是美国NASA燃料供应商;对于液氧和煤油的储存和运输有着丰富经验,甚至可以说是全球最专业的公司。
得知少爷想要运输液氧和煤油作为火箭燃料,当然要全力配合。如果因为公司没有人配合,导致少爷出事,估计未来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科氏工业又不是上市企业,甚至都不存在以权谋私行为。
两天时间,全部准备完毕。这就是效率,或许同热情有很大关系。
既然准备完成,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直接上路。
科氏工业一共有四个人跟着过来,两台车四个司机的配置;在美国运输行业,很是奢侈。毕竟这边人工相比起其他国家来讲,可是很昂贵。但大少爷有需求,绝对安全才是第一位;至于经济效益,可以先放一放。
同时哈马德也正如自己所说,亲自开着一辆大货车,负责运输火箭;以及其他设备。当然也不可能让他一个人耍单蹦,永守修一和本雅明-贝京会跟着一起。没想到两人也都有大型货车驾照,看来团队中人才还真真不少;只是平时没有显现出来而已。
至于剩下的5个人,则是开着两台车。一台是迈克-科赫的福特皮卡,美国最畅销的车型之一;另一台当然就是林大少的奔驰巴博斯大G.
此刻众人对于林一栋已经见怪不怪,不要说拥有一台奔驰;就是有私人飞机都感觉十分正常。
带上必要物品,同时每台车上又配备了对讲机,导航仪等设备。由迈克-科赫负责带路,车队浩浩荡荡向着莫哈维沙漠驶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