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禀赋其实就是对于人身精魄的探究的成果,也就是到了这个地步以后,两人的分歧就已经大到无法忍受的地步了。

为何?

因为如果说前期法眼之下各种天地现象还都趋同,能够解释的话。

那么在深究到了精魄时,除了其上承载的窍穴、经络还算一样以外,精魄上还显现出了另一样二人的所见完全不一的事物。

而到了此时,两人就完全说服不了对方了。

在凌风老道的法眼之下,每个人的精魄之上,还会有那么另外一道或多道大小范围不一的不定形的云雾气状事物在其中到处流转。

凌风老道探究之后,自顾地命名其为根气,意为其显露代表了人体最根本的一些特质,

凡是人身出现了的根气,就代表此人在某方面的性质或者禀赋。

当然了,没有显现出来的根气,只是代表人身可能在这方面的禀赋不太突出,而并不代表就没有。

就像老道自己法眼返观之下,他身体内原本有五道根气,探究之后,根据其所能代表的人体禀赋。

以道家之名,他命名其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肝脏之气。其后更是因其修行道法,还多了一道后天之气,命名为太微小童干景精真气。

不过这真气就不是不定形状了,而是化为了三尊神灵游荡在这精魄云雾之中。

与此同时,在凌风老道看来,圆镜和尚就只有四道根气,分别是是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了。

在他的法眼所见的无数人中,每个人都至少有那么一道凸显其人的禀赋的根气,琢磨良久之后,他将这最普遍的根气,称呼为元气。

取得也是仙道本意,意为本源之气。

当然了,老道自己也清楚,这不过是取古词之意,映今日之相。并不是说人体中真的就存有这种气体,而是用来表达法眼之下所见之物。

此气非彼气。

就像虽然他只有五道根气,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其他的各种脏腑、经络之气。毕竟按照道家之意,人体由气组成,每人都是由无数的气组成的。

至于这些事物到底是什么,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还是一种感觉,或者还是其他的什么东西,犹未可知。

而在圆镜和尚的法眼之中,每个人在这股精魄云雾之上,呈现的就是一道至五道之间的圆环同心佛光。

他也从凌风老道那里得到了一些灵感,决定将其命名为根器。在他的灵感之中,似乎这些佛光更多的是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他自己就有最高的五道佛光,他按照佛教经义,将之称为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种。

同样的在圆镜和尚的法眼下,凌风老道就只有三道佛光,分别为色蕴、受蕴、想蕴。而常人大多都只有一道佛光,即色蕴。

同老道亦然,都是强名而已。

如果按照佛家经义来说,每个人都是由五蕴构成,不存在缺失。或者说一旦存在缺失,那就不是一个正常人。

因此这里的五蕴,在圆镜和尚看来只是代表了人的身心境界能够被其法眼所察觉到的程度罢了。

因此,二人各自因其修行经义、道行境界所限,所见的诸般事物都只是一家之言尔。

无论是根气说,还是根器说,最多代表的,无非就是和自家所学所修的契合度罢了。

但是吕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的精魄云雾,浑然如一,似乎没有别的东西,但是似乎又涌动着无数的东西。

即不见根气,也不见根器,神秘莫测。

因此,这才引起了二人的惊诧。

因为以前也没见过这样的情况啊,也不知道代表的是什么个情况。

两人摸不着头脑,耐心探究一会儿后,还是没有收获,两人这便慢慢退出了禅定。

自刚才两人都发出惊奇之声后,两人自然是明白老友的同样困惑了。两人互相对视了几眼,还是圆镜和尚先开口了。

“吕施主,以贫僧法眼所见,你那暴怒症确为那油灯所致,想来远远离开那油灯,或者干脆就毁坏了那油灯,说不得就能慢慢好转。”

“这…这不行。不知大师可还有其他些什么法子?”

吕率闻言,连忙拒绝道,毕竟此物虽然有所危害,但他到底是仗着此物度过了不少难关,难保说以后没有大用。

圆镜和尚也不以为意,继续说道:“这样的话,老衲到还有一个法子,也不知当讲不当讲。”

“大师,尽管说来,小可仔细思量便是。”

“既如此,要不吕施主随和尚回寺庙清修一段时间,到时候和尚每日以佛法真言试着隔断这异宝和施主的联系,说不得能够见效。”

吕率这心下不知该如何是好,是否听从这禅师的意见,去走上这么一遭。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凌风老道热忱地开口了:“禅师所言固然有理,但以老道所见,并不保险。

吕少侠本身诚可为是一块璞玉,何不自己修行一番,说不得不仅能解决了这病症,还能凭此异宝有一番仙缘,成就仙道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