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道理,有些还真就讲不清楚、说不明白

二十七学也,禄在其中矣

“外公,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在学者惟求己之觉悟已成过往情形之下,夫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不仅强调了人学之根本,是不是也是面对学之为人最为现实?”

外公学之一字,小慧能此刻不但完全听了进去,且那探赜竞委习性,使他于问题自觉不自觉究诘更深了。

“说得太好了,我的乖孙儿!”老先生听了,回身坐下更是进一步展开了话题:

“慧能哪,妈妈给读论语时,你还记不记得夫子有斥樊迟为小人故事?”

“记得。外公,当时我还觉着有点儿奇怪呢?”

“如果有些奇怪,那感觉就对了。外公私下以为,夫子学生之中,似乎只有樊迟才最得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真义呀!”

“怎么讲,外公?”

“你看啊,这句话的整体意思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官要做得好,不仅要觉悟己之仁心和不断加强仁德修养,还要学一些经世济民真本事。因为,只有人格优秀和富有才能的人,方可做一个好官。”

“可以这么说,外公。”

慧能想想表示赞同。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那稼圃乃圣人关切的民生之本吧。

樊迟问仁问义之余,也问稼圃之事,不管是崇拜夫子无所不知,还是想借此探讨民生之计,是不是都是可以理解的?

假若夫子答曰,贤哉樊迟,先富之,再教之,牧民之要也,本顺理成章的事,可夫子却背后明明白白斥之小人不可教也!

慧能哪,你想想,这里面是不是不经意便更深透露了夫子之学枢机所在?”

对呀!夫子之学,说到底更在治人治世。

那仁心觉悟也罢,仁德成就也罢,惟在更好侍君牧民而已。

因为,在夫子那里,人天生就有学与不学优劣、知与不知区隔、劳心劳力差别。

故此以牧民而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