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宇着面色凝重的解释道:“我请求将弓手集结于一处,并非是为了方便指挥,而是希望司马能将其置于左侧。”
“左侧?莫不是要侧射敌军么,盾兵左手持盾,我军弓箭置于左侧倒是可以造成更大的杀伤。”刘岩把玩着剑柄的云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苏宇则摇摇头回道:“并非如此,而是我军右凭溱水,右翼较为安全,左侧则尽是平原,我担心敌军将布斜阵以重兵攻左翼,故先左置弓手以应对此阵。”
苏宇这一指出,刘岩便醒悟了。他说的斜阵,刘岩前世作为古代军事爱好者倒也听说过,现代的一般称之为线列斜击战术,是一种冷兵器时代较常使用的战术。
此战术将重兵集结于军阵一侧,进兵之时,重兵集团居于一侧最前,而旁边的军阵则位于它侧后一段距离,再远一点的军阵则位于前一个军阵的侧后方,依次越远则越侧后;整个大军形成一个斜面,兵最多的军阵最先接敌。
此战术的精妙之处在于,重兵先接敌,然后后军迅速展开,从正面、侧面夹击敌军,能较快的击破敌军一翼,顺势包抄;而己方薄弱的军阵落后接敌,也一定程度上预防了被敌军快速击溃的危险;至于敌军想从右侧侧击己方,则会打乱阵型,也会被后至的己方军阵夹击,所以只能位于原地不动。
想通了这事,刘岩意识到确实有如此风险,但他还有疑虑,“可弓手势单力薄,若是被敌方步骑追击,又该如何。”
苏宇一愣,没想到刘岩会问出如此幼稚的问题,但还是解释道:“右翼既无虞,我军甲骑可更置左侧,应对敌之骑兵;至于步卒,若是敌军步卒追我弓手......”
“则我军左翼之围自然解除,况且步兵追也未必能追上;即使追上了,弓手皆勇力之士,亦携刀着甲,追击之中未结阵的步卒便追上了怕是也打不过。”刘全智接过了话茬,说完后与苏宇相视一笑。
问了个有些蠢的问题,刘岩虽然颇为尴尬,倒也没有郁于此事,而是随即采纳苏宇的建议,命旗兵依令行事,旗兵则随之于战车台上,竖起一杆五彩旗,挥舞数下。
随后各个小阵的百余旗兵见了,纷纷举起旗挥舞以应帅台旗令,一时之间,百旗飘扬,有如乌云蔽日,天色也为之一暗。
战队、驻队中的弓手见了,都整好长弓、箭囊,依序而出,列于整个大阵左后侧;整个大阵经过些许的混乱后,也终于列成,万军噤声而立,如长城一般横亘溱水之西,只待一声令下,便可携泰山压顶之势进军。
倏忽,远方出现许多攒动的黑点,乌压压的一大片迎面压来,虽行进缓慢,可阵型齐整之下反而营造出一份欲吞山河的气势。居于战车之上的刘岩见此,面色转为凝重,又攥紧了剑柄,上齿紧咬着下唇。
虔州军大阵中军,卢光稠亦居于战车之上,冷冷地看着数里之外的敌阵,脸上看不出喜怒。
“父亲,已能看见敌军,是否先止步再整一整军阵。”卢延昌也看到了敌军,向卢光稠建议道。
“无妨,靠近一些看清楚了再说。”卢光稠虽面无喜色,眼色也死死地盯着远方,可话中的自信确实溢于言表。
大战,一触即发!
-------------------------------------
中军战队、驻队示意图,以及斜阵示意图,都会放在评论区,看文字不了解的可以结合图形,更加形象。
PS:早上才发现图一直在审核,没发出来,十分抱歉;现在已经发出来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