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杖,这个在文官们记忆中已经不太真实的恐怖物件,就这样突然的出现在了天启元年二月的一次朝会中。现今的文官们几乎都不记得曾经满朝皆廷杖的暴烈,而姚宗文血红的屁股又以决绝的方式提醒了他们,皇帝的暴怒有多可怕。
龙有逆鳞,触者杀之!
其实,成化以前的廷杖还是顾及官员们的颜面的。史载“凡廷杖者王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
意思是说皇帝老子只是给你个小教训,让你躺几个月,回来之后继续给我办差;而挨打的官员也不至于把白花花的屁股袒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贴心的皇帝给你裹上了一块厚棉布。
到了正德年间就不一样了。廷杖范围扩大,强度增加,且对文官们的尊严不啻于彻底剥夺。
武宗时,宦官刘瑾弄权。有“正德初年,逆瑾(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之言。也就是说,刘瑾同志为了让文官们长长记性,把那块遮羞的厚棉布撤掉了,文官们身体孱弱,这才有了打死人的事情发生。
后来,群臣劝说武宗取消去江南游玩的计划,结果惹得皇帝大发雷霆,对劝阻的一百余名大臣加以廷杖,当场打死了十一人;
到了嘉靖朝,在“大礼议”的后续“左顺门案”中,有两件事被后世的人们牢牢记住。
一是明朝著名神童杨慎先生,不对,当时应该被称为杨慎小同志。
他登高一呼:“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文官们纷纷跟从,在左顺门外伏地大哭,哭声直传宫阙。
二就是同时受廷杖人数的记录也被打破了。
被惹怒的嘉靖皇帝下令同时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其中十六人当场死亡。上百人被扒下衣服,排在皇极殿下,上百根棍子同时起落,一时间声响震天,血肉横飞。
这一打,打折了文官们直言敢谏的脊梁骨。这段尘封在笔记杂谈中的悲惨记忆又通过皇极门下这个血红色的屁股洄游到了文官们脑海里。
从背面看,刘一璟和韩爌的背影同样萧索。两人沉默着走在路上,也没有搭理路上和他们打招呼的文官们。
最终,他们在皇极门外停了很久却相顾无言,满腹的话语终于化作一声长叹,消失在了呼啸的春风里。
二月快完了,春天该来了。但是这春风,刮得还是有点冷,依稀带着些寒冬的料峭。
而时任兵科都给事中的杨涟却是心中火热。他在这个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帝身上看到了自己和他父亲明光宗最大的希望,那就是乾纲独断的魄力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手腕。
其实,杨涟在历史上的身份一直很多样化。他是铁骨铮铮的诤臣,在“移宫案”里,从先皇宠妃李选侍手中抢回了少年天子朱由校,这才有了天启皇帝不受后宫掣肘的顺利登基;
他也是不畏刑罚的狠人。天启年间,权阉魏忠贤乱政,时有杨涟、左光斗、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顾大章六人,合称“东林六君子”,因为直言魏阉之弊,被魏忠贤逮捕入锦衣卫诏狱,并被魏忠贤手下“五彪”之一,时任锦衣卫北镇抚司指挥许显纯以一枚大铁钉钉入天灵盖,含冤而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