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月30日是除夕,日子很快来到了1月23日,小年的这一天。
万慧来随着张淑夫妻两人,来到长春安了家,半年有余了。
1948年10月18日,长春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
现在的吉林省人民政府正式由吉林市迁到长春市。
去年,中国三大改造完成,正式进入社会主义。
同时我国一五计划也即将完成,中国重工业开始发展,
东北重工业基地兴起,而长春正是全国重点建设的城市之一。
张淑夫妇来到了这个城市后,候斌,由于是个难得的技术人材,
被两百里之外的一个矿山机械厂抢了去。
一个月回来一次,遇上忙的时候,两三个月也是有的。
为了慧来的学习环境,夫妻两人决定,张淑还是在市内的化纤厂服从组织,
安置了工作,张淑来到厂区卫生所后勤上班,不倒班,免得慧来晚上没有人照顾。
化学纤维厂已经开始生产,这种白色柔软的人造纤维,能织成各种漂亮的衣料,
纺成坚实美观的毛线,成本比羊毛低一半。
厂前职工生活区,是建厂时兴建的职工住宅区,
范围是西至春晓路,东至夏至路,南至建国大街,北至解放大街。
其中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紧邻轧钢厂的家属房,
另一部分就是纤维厂的家属房,两部分合起来一共八十八栋平房,
远近的人们都称这里为“八十八栋”。
张淑夫妇领着慧来,就在厂区八十八栋家属房安了家。
前面数第三栋,这栋房按顺序是73号,73号右边便是贯穿东西的夏至路,
而八十八栋的前面就是建国大街,后面是化纤厂和一道之隔的轧钢厂,
而在这两个工厂后面,也就是北面,是解放大街。
整个区域是54年建成的,红色砖瓦房,一栋栋房与房之间的缝隙,
仅仅容纳两个人并排走,走的很拥挤,但感觉却很幸福。
因这是一家当地的“明星”企业,刚毕业的年轻人谁要是能进厂工作,
大家别提多羡慕了。
厂里的产品就更不用说了,这个时期的纤维布根本不够卖,
就算托关系,也不一定能买到。工人的孩子在该厂家属区长大,
有时候会被妈妈带进工厂里,在轰隆隆的机器下经过,
深刻了整个童年时代的记忆。
化纤厂是吉林省技术力量较雄厚的工厂。
最繁盛时期,全厂职工总数近万人,拥有学历的毕业技术人员
在职工中占比很高。与此同时,让外界羡慕的还有工厂配套体系,
诸如丰厚的节日福利、收入颇丰的工资,还有非常现代的家属区、
学校、医院、洗澡堂、俱乐部等。
所以,进这样的工厂上班,是当时很多年轻人的梦想。
而73号家属房共住了七户职工家庭。
由于西边邻街,就从西边开始数,
第一家是个张姓的男职工,他是轧钢厂的工人,由于这片家属区,
是两个工厂共同的职工家属房,偶有几栋房子是两厂职工混在一起的。
他叫张立风,四十岁左右,瘦高的个子,
不爱说话,见人只是一笑而过,总是戴着一顶前进帽,帽沿压的有点低。
只要从厂子下班回了家,几乎不见他出来跟邻里聊天,
既便是在大热的三伏天里,晚饭的时候,家家都在自家的小院子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