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汉唐时报上6续刊登过365期“明朝灭亡的365个原因”的长篇连载,这引起了许多这个时代的者的深思:
为什么相对于**武装力量和鞑虏强盗集团来说更为强大的明王朝,竟然会在几年期间就会被灭亡?!
刚开始时,许多古人知识分子不太敢多言,因为还摸不清汉唐集团的真实用意他们曾怀疑这是汉唐集团的一种钓鱼式引诱,弄不好会借机把提出异议的人士以什么罪名入狱呢。
后来,当汉唐时报提出了明朝的东林党党争也算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一条重要原因的时候,一个叫蒋山佣的商人大怒而起,随手写了一篇反驳的文章,将它亲自送到了汉唐时报的报社,并声称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的真实名字叫顾炎武,乃昆山人氏也。
报社里的接待人员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不敢怠慢,直接把那个家伙的稿子送到主编室,并把情况说明。
杨友行主编大喜啊,这些古人中的知识分子竟然会有人大胆地提出了不同意见!
哈哈,他们还没有完全被阉割干净,竟然敢质疑我们的报纸呢。
这真心好啊,正好可以借此人来向古人中的知识分子们表明,在咱汉唐集团的管治下,公民们真正拥有符合常识的言论自由的权利,不会因言因文获罪!
杨友行主编把那个家伙的投稿,略读了一下,感觉文稿语言通顺,论点突出,论据充实,算得上是一篇正常的驳论。
杨友行主编随后又查了一下那个叫顾炎武的人的历史资料,真心好啊,这个家伙还略有名气呢。
顾炎武出生在1613年7月15日,出生地点为昆山千灯镇,原为顾同应之子,曾祖顾章志,顾氏为江东望族。
顾炎武过继给去世的堂伯顾同吉为嗣,寡母是王逑之女,十六岁未婚守节,白天纺织,晚上看书至二更才休息,独立抚养顾炎武成人,教以岳飞、文天祥、方孝孺忠义之节。
顾炎武14岁取得诸生资格后,在十八岁时前往南京参加应天乡试,加入复社。
这个家伙以“行己有耻”、“博学于文”为学问宗旨,屡试不中。
自27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述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鞅虏强盗入关后,顾炎武暂居语濂经,由昆山县令杨永言之荐,投入南明朝廷,任兵部司务。
一开始时顾炎武把复仇的希望寄托在弘光小朝廷之上,他满腔热忱,一口气撰成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为行朝出谋划策,针对南京政权军政废弛及明末种种弊端,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和财政整顿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建议。
结果毛用没有,南京城很快被鞑虏攻占,弘光帝被俘,南明军崩溃,鞑虏铁骑又指向苏、杭。
其时,江南各地反鞑义军纷起。
顾炎武和挚友归庄、吴其沆投笔从戎,参加了佥都御史王永柞为的一支义军。
当时诸义军合谋,拟先收复苏州,再取杭州、南京及沿海,但惜乎残破之余,实不敌气焰正炽的八旗精锐,义军攻进苏州城即遇伏而溃,松江、嘉定亦相继陷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